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89章 咱们要不要问问...柳大哥的意见?(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致知》的发行量,并不像上官仪等人想象之中的好。

书院拥有自己的印书作坊,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有大儒坐镇,质量也有保障。

但奈何,老百姓们不买账...

一群年轻人,坐在新批下来的办公室里,全都愁眉苦脸。

来济一向憋不住事,苦恼的揪着头发道:再这么下去,《致知》就要黄了...

上官仪唉声叹气了半天,道:我是豁出去这学期的成绩,央求虞先生答应,将我写的故事刊登在《致知》之上,谁能想到,最后就卖出几百本...

他用双手捂着脸,又道:若是让先生知道,我期末就不好过了!

他们致力于做一种老百姓都能看的读物。

几百本的销量,的确是太少了。

况且,虞世南他们对上官仪编写的故事,有很大的期待。

就想着靠这个故事,把道门的影响力提高一些,引起佛道之前的冲突了。

李恪幽幽的说道:这三百多本里,有多一半都是咱们书院学生买的,加上虞先生他们,最后落在百姓手里的,也只有几十本罢了...

这群人里,马周和李延寿的年纪要大上一些,也最沉稳。

两人沉吟良久,李延寿站起来,道:当务之急,并非是提高《致知》上那些文章的质量,而是要想办法,如何把名气打出去!

马周微微颔首,延寿兄说的有道理,要需要有一个名气极大之人,帮咱们一把!

来济眼睛一亮道:是不是可以接着找虞先生他们帮忙?

马周摇了摇头,《致知》是咱们的心血,诞生于书院,却并不从属于书院,想必虞先生他们,也不愿意插手其中!

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既然《致知》是学生创办的,先生们当然不能帮太多。

否则,会害了他们。

可不找书院的人,还能找谁?

全天下,名气够高的大儒学者,有八成都在书院。

找外边的人?

谈何容易?

众人苦思良久,都没有找出好办法来。

上官仪小心翼翼的说道:要不,把我写的那些故事,都放在《致知》上?

长安城里的戏本说书,大部分都是出自上官仪之手。

而且,名气都不小。

这也的确是个办法。

可这个提议,却被所有人一直否决了!

李延寿皱着眉头,道:游韶写的那个故事,趣味性是有的,初期刊登在《致知》之上,有助于吸引百姓,可刊登故事,终究和咱们的初衷不符!

上官仪没有生气,反而点了点头。

《致知》也是他的心血,创办的宗旨,也是为了提高民智,宣传书院。

若沦为戏本一样的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李恪忽然说道:咱们要不要问问...柳大哥的意见?

众人眼前一亮。

马周一拍脑门,对啊!严格来说,柳先生才是真正开创刊物的人,说不定,他能为咱们指一条明路!

李恪有些兴奋的说道:我这就进宫去找刘瑾,让宫中的内卫去送信,肯定要比驿吏快得多!

马周重重的一点头,取来纸笔写信。

他的胳膊略微有点抖,不过字迹并没有受到影响。

哪怕他再有抱负,现在也只是个学生罢了,给书院的主人写信,不紧张才怪!

吹干了墨迹之后,马周小心翼翼的将其放进信封,珍而重之的交到李恪手中。

李恪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看着李恪离去,李延寿沉声道:这一来一回,最少也要十几天的时间,诸位同窗再努力一把,争取尽快将第二期《致知》,整理出来!

众人齐声应是,纷纷埋首在桌案前,挑选自己心仪的文章。

话说,虽然《致知》的销量不好,但投来的稿子倒是不少...

...

自魏州城外出发,又是五六天的时间过去。

经过休整之后,将士们的精气神明显提升了不少。

速度也就快了几分。

在经过和诸多将领的商讨之后,程咬金拍板,将每天的行军距离,延长到一百二十里!

高句丽的气候,不少中原人士能忍得了的。

早到一天,就能多适应一天。

说不定,就是因为多适应了一段时间,会影响到最后的战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