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艺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周国平曾说:“每个人都注定是灵魂的独行者。无论多么崇高的感情,也不过是一颗独行的灵魂对另一颗独行的灵魂最最深切的呼唤与回应罢了。”(引用恰切,起笔不凡。)

是呵!知音难逢啊!(“是呵”,流转自如;“知音难逢啊”,点题自然。)且看古今中外多少颗灵魂正在苦苦地呐喊!以为能够高山流水遇知音,最后却发现不过是一场对牛弹琴的闹剧罢了——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开启下文。)

天才注定孤独。(本应紧接上文,但作者不急着举例,而来了个轻微转身,侧向切题。)

亨利?罗梭(原文即此,应是“梭罗”),一颗伟大的独行的灵魂。那个蒸汽机轰轰作响的工业革命时代不属于他,那些叫嚣着资本主义的怪物不是他的同类。而他的纯净、优雅,又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正如艺术家吴履所说:“我见不得人,人亦见不得我!”于是这高傲的灵魂独自飘荡到那湖边,飘荡到那与世隔绝的仙境去。他亲自伐木、造屋、农作、酿葡萄酒——当然,还有写作。物质的缺乏、同类交流的缺乏并没有折磨他的心灵,相反,净化了他那本就透明清亮的水晶般的心。

知音难逢啊!可当我拿起《瓦尔登湖》,拿起那片幽静的土地,(“拿起”看似不合理,但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我总要暗自庆幸——幸好罗梭没有知音,否则何来这资本世界里最静谧的一声呼唤?

文森特凡高,另一颗为世人误解的伟大的灵魂。艺术的强烈情感与世人的嘲笑唾弃双重地煎熬着他那敏感而脆弱的心,至到他在那片麦田结束自己的生命,(原文即此,应改为“直到”。)他也没能找到知音。浓郁饱满的色泽下,是他那千疮百孔的心。他疯狂地爱恋着一个怀孕了的妓女,可她却说:“我看不起你。你不过是个穷画家罢了。”听到这句话,他的世界倒塌了。

知音难逢啊!可每当我看着那幅《向日葵》,感受着那鲜亮的黄色下隐含着的生命的张力,我也要暗自庆幸(“也”字用得好!)——幸好那妓女没有爱上凡?高,不然恐怕他早已沦为为家庭忙碌奔波的丈夫,又何来那些精神与痛苦在上面颤抖着的画作呢?(此句有表现力!)

天才注定孤独。(此处看似多余、无力,实则呼应前句,重申主张,更重要的是开启下文,使文意翻进一层。请注意下段的“因为”。)

因为只有独行的灵魂才能找到自己的上帝。没有另一颗灵魂同你在人生之路上一唱一和,有时反倒能让你更加专注地思考自己的来路与去向。知音固然重要,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对话也必不可少。(思维之严密,此处可见一斑!)然而若实在寻不得知音,何不沉静下来,独自品味一段孑然一人的旅途?(这一段理性思辩,文采斐然。)

尝试在静默中同心灵对话,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已然是最好的知音。

………………………………………………

摄影艺术,是一个艰难的话题。

如果说拥有了相机,就等于学会了摄影,那么,这是一个超级低智商的笑话。摄影,也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还很艰难,如果你不想让拍出的照片流于俗不可耐的尴尬,那么,摄影就是一门极度艰深的学问。

1、摄影需要相当的美术基础以及欣赏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因为并不是只有名山大川或者风景名胜才能拍出好的照片,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美。

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一位拥有相机的人都有这个能力。所以,美学基础是必要的条件。

2、摄影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并不是每一位拿起相机的人,都能马上拍出优秀的照片。这需要感悟生活,积累素材,不断积累各种实际拍摄经验。

3、摄影需要你熟练的掌握相机的各种细节功能操作,并且还要求你懂得详细的摄影技术方面的知识。虽然相机技术和摄影知识,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但是这些都是摄影的基础。假如没有这些基础,那么摄影艺术创作就等于是空谈。因为你首先面对的是一台机器,然后才是你想拍摄的课题。哪怕是现在流行的数码傻瓜相机,其内部的菜单操作也是非常复杂的。绝大部分人在拍照时,在事实上,压根就没有详细的看完相机说明和使用手册。这是他们不善于驾驭手中的相机,很难拍出优秀摄影作品的一个原因。

4、摄影艺术还需要摄影爱好者灵动的头脑和主体创造意识。因为摄影主题就是你内心的思维和感觉,能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取决于思维的深度和视角的独特与否。流于庸俗的摄影作品数不胜数,绝大多数人对摄影缺乏感觉,也缺乏摄影概念。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不是搞摄影,顶多就是拍照而已。拍照和摄影,形式上接近,本质上有天壤之别。

5、摄影艺术还有一个至为重要的客观因素:相机的档次,以及相机附带的配件,比如各种镜头,滤光镜,闪光灯等。至于摄影后期的修正工作,数码的可以用电脑图像软件解决,胶卷的可以用洗印药水的配比比例来做到各种艺术效果。当然这些都是拍摄后期的工作。但是,如果不是绝对专业的高级相机,想要拍出相当优秀的摄影大作,恐怕真的很难。因为,摄影艺术必须依赖机器来完成,这是前提。“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摄影艺术创作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铁律。

6、前面五种都是摄影艺术的必备条件,属于条件论。但是细查震惊世界的摄影名作之时,我们发现,仅有上面五种条件还不够,还缺乏最必备的一个条件:时机!

时机是什么?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种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个就需要时机,当然也需要摄影爱好者永不懈怠的精神和至情至性地去追求和创作美的信念和意志。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包含了太多人文的内涵,而一张真正的摄影作品,也应当透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真实反射和人格魅力。

这第六条,才是摄影艺术中,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如果说前面的五个条件可以造就杰出的摄影师,那么,如果再拥有了第六条的修为,就可以真正把握摄影艺术的魂魄,而成为真正的摄影艺术家或者摄影大师。

摄影艺术家,是那种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吾将上下而求索”,任何艺术的虔诚信徒,都会有这种心态。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心态,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永不知足的进取精神,摄影才会成为一门艺术,才会成就无数的摄影艺术大作和摄影艺术家。让我们把简单拍照变成真正的摄影艺术吧,如果您喜欢这个说法的话!

………………………………………………

艺术,是一种虚无缥缈、不拘于形式的精神灵魂的交流,它如朦胧夜空中飘渺的月影,如荒芜悲凉之地的一朵盛开的鲜花,如寂寥无垠的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一般,在不经意的回眸之间,给你最深沉的灵魂的撞击。而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艺术的使者,用一颗悲悯的、孤独的、富有创造力的心,将生命献祭于艺术,再在灵魂中重生。

真正的艺术家是悲悯的,对人的苦难抱有同情并始终真挚关注着人类的命运。

周天黎说过:“艺术创作的一种最高境界是表现悲剧性之美感;是一个画家自己的生命,灵魂,良知对真、善、美最真诚的祭奠!”那些真正触动人心并得以永世流存的艺术作品,哪一个不是包含着无数美好情感和对困苦的同情与反抗?

正是因为米勒对那些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始终怀有深深的悲悯和赞美,才得以用那满腔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交织成了《晚钟》。得到灵魂深处的空旷与虔诚,他的作品中最感人的是对细节的描写,每一条深深浅浅的皱纹,每一块冻疮的茧都是他最深沉的悲悯之情,是他对质朴、纯良的赞美,是他对爱的献祭!又如周天黎的《生》,上方是十字架上的乌鸦,下方是残桩断藤中盛开的杜鹃,两种极端强烈的反差,美丽和绝望重叠在一起,造就出凝重的艺术感染力,令人悲悯,令人震撼。新的生命竟从死亡中得到重生,造就生命的尽头便是死亡,死亡的尽头便是重生的?震撼!

真正的艺术家是孤独的,只有孤独、敏感的生命,才能脱离紫陌红尘,触碰到灵魂深处的孤独。

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都有极致的爱,最极致的爱就是用生命去爱它,这种爱注定是伟大的,也注定是悲壮的,不得人理解的。古人云“古来圣贤皆寂寞”“高处不胜寒”,当你的思想到了最高的境界,你便注定无法受到凡尘俗人的理解了。一个孤独的人,是不会留念滚滚红尘中的浮华名利的,当你的生命中只剩下了一个东西,你便会真正地洗尽铅华,摆脱了尘世、**、传统礼教文化的束缚,在一方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用灵魂歌唱,即使**泯灭,灵魂的歌也会永远悠远、清亮。

梵高是孤独的,没有人欣赏他,于是他用生命浇灌出了一簇热烈盛开的太阳花,永远盛开;梅兰芳是孤独的,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于是他用生命遗留了一曲繁华,在空白而又喧嚣的背景下永远寂寥。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命,也只有真正理解生命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艺术。

真正的艺术家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是一面镜子,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一味地模仿,只是画匠而永远成不了艺术家。

我最敬佩的艺术家们都用独特的创造天赋与豪放不羁的胆识,挑战权威,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抽象派大师毕加索,在只注重整体结构和透视比例的时代中,用残缺错乱的构图,凌乱平凑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把战争的残酷与挣扎刻在画布上;而抽象派先驱莫奈,他在学院派千篇一律的画风中,不顾舆论的打压嘲讽,开创了“印象派”的先河,用《日出》的光明,照耀了艺术,使艺术的光芒,永不熄灭。

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用生命去热爱艺术,用灵魂来歌唱生命,在浮躁繁华、精神荒芜的时代,用灵魂谱写了一首洗尽铅华的艺术之歌。

………………………………………………

艺术是什么?这是从古至今,国内外竞相讨论的问题。在大家共同的认知中,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画是艺术、一栋拥有流长历史的建筑是艺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是艺术……由此,自有人总结说: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总而言之,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

这些观点固然是不能说它错的,但是在我看来有些肤浅。在我眼里的艺术,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鲜活,它源自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我非常赞同这一点。毕加索的作品就是一种完美的诠释。作为一名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他的作品鲜少能被大众所理解。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名“疯子”,自然而然,他的作品也常常给人带来“无法理解”的印象。甚至许多大众读者觉得,他的有些作品就如同小孩子的信手涂鸦。可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称之为“艺术”,而小孩子的信手涂鸦就不是呢?这些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技巧”,并没能看到其中“技巧以外的个性”。以他最著名的作品《格尔尼卡》为例: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这幅作品最有意义的部分,不是“再现”,而是画中毕加索溢于言表的愤慨之情,是他对***兽行的强烈谴责和抗议,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痛苦的烙印,是一个国家无法忘却的记忆。与毕加索同样闻名于世,却风格迥然不同的画家梵高也是如此。他的代表作《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他带给观者的向日葵,不仅是一株植物,更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们不难从中找到他的个性:热情饱满,乐观向上,即使在悲惨的境遇中也不低头。这便如他所言:“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ThomasBergersaid:Whatisartbutawayofseeing?艺术不是一种观察方式是什么?没错,艺术是一种观察方式,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人们将自己的个性、认知、态度,以绘画、音乐、戏剧、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体,就是一种艺术。我们通过欣赏艺术,来读懂大自然的语言,获取人生的感悟。这就是艺术存在目的和最大的意义。

艺术是什么?或许几个世纪后的人们还对此有所争议,发表不同的见解。但是不变的是,艺术中的人文魅力无疑是她永恒的意义。

………………………………………………

小时候喜欢画机器人,千奇百怪的样子都有,看到电视中它们高大的身材,所向披靡的在战场中驰骋,映像深深映在了幼小的心中;小时候喜欢折纸,折成各种好玩的东西,虽然不知道它的原理,但仍照猫画狗的去折,只需要一个大概便能满足这颗童稚的心;小时候喜欢做梦自己是中世纪的骑士,全身上下是厚重的铠甲,带着明晃晃的弯刀,手持马缰大喝着:“驾”,每次只要是这样的梦,便能满足纯真的心。

相信,这便是最初的梦想。人们希望花一生去追求的目标,那稚嫩的声音还在耳边:“我要做航天员!”“我要当成龙!”一句句话是那般的响亮与自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外面世界的影响下,无穷无尽的压力到了肩上,更是不少的条规束缚将童言无忌的嘴死死的堵上,不能在发出一丝的声音,那原本耳边稚嫩的声音变成了告诫:“你都多大了,还想这些,说这些,做这些……别忘记,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人渐渐变得巍巍,对于那一条条规定,人不敢去触动,对于那一次次的束缚,人们只能忍耐,在成长的岁月里,所有人从原本的无忌成为了忍耐的沉默是金先生或者女士。这给予我们的是什么?忍耐,没有目的,顺从,阴暗。

“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颗孩子的心。”我想起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半成了叫花子走到自己的女佣面前乞讨,大概有人会笑他的不正常,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百万的富翁,竟然为了这样的事情去屈身做一个叫花子,难道就没人举得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在玩自己的过家家游戏吗?我又是想起了一位名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伟人,当他刚刚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之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们每天甩手五百下,到最后只有柏拉图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想若是一个现代的成人去做这件事,也许开始几天还是会有些兴趣,过两天便是觉得没有任何的意义,而停止不做,反而是儿童,一件事情无论经历多少遍,他都能发现新奇,从而继续,这便是我们失去的——善于发现。

小时候,生理上大脑发育不完全,或者训练不是完全。常常会忘记一些东西,看到一些好玩的,便是只要看那的心的一部分,不用去想它的什么深层含义,看过一遍不久就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小时候想变成大人,长大了想回到小时候,人的一生往往就生活在矛盾之中。其实,小孩想成为大人没有错,可能是千万年前我们祖先的传给我们的本能,任何人不敢一个人去猎杀大象或者犀牛。而大人想要变成小孩也没有错,因为人们的羡慕,佛家有曰:“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人的心态没有错误,但是方法却是错的离奇,万事已经定下,羡慕又是有什么用,可道:“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嫉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大人的世界有充足的精神财富,但也充斥着无数的无奈和悲伤。能改变的没有太多,而能一顺到底的也没有太多。扼杀艺术细胞的是那些充斥的东西,其实博物馆中很多文雅的东西在我眼中反而不是艺术,而孩子的脚丫在地板上留下的印子却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妙。

社会的束缚是罪魁祸首,接下来便是人自身的**和贪婪,紧接着的便是便是一种忘真。孩子的艺术细胞,不应该说人的艺术细胞是在岁月的痕迹和这些罪犯的手中毁灭的,成人之间的艺术成为了做作,而真正的艺术,是需要一颗舞霄的心来创作,世界的改变扼杀的是一个个梦,便利的代价便是最初的梦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