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3章 53(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从陶乐乐的角度,  是很难体会到大家的忧心忡忡的。

她并不知道一个乡族的迁徙需要多大的勇气,背后又是怎样的代价。

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乡邻关系,  总甲地保们的脾性与面子情;气候天气,  种熟了的地,  看惯了的风景,都不是能够带走的东西,且都不能不说是一种隐形的资产。

交通不便的古时,  地头蛇一词的深意重于现代。身为外来的家族想要在别人盘根错节经营了数代的界面上站稳脚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他们这样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更是要经历不少波折烦恼。

陶乐乐想事情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她从陶建买庄子这事儿上获得了一些灵感,  并对此灵感加以延伸:等到了白州,她多多买些地,再开几个铺子,让老实勤奋的族人们给她做佃户,或者在她商行里做伙计,至于那些懒馋奸诈的哪凉快哪边去,和她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她不是那种苛刻的人,又有系统在手,说句难听的哪怕手指缝里抖搂下来一点儿也够大家慢慢儿站稳脚跟的了。等在她手下做个几年,  手里银钱有了,地方也熟悉了,  接下来怎么打算看个人意愿。愿意继续做的呢,她不亏待;不愿意做的呢,可以走。

走的人去附近买点田地,盖几间屋,  她也会送安家礼过去。留下来的人她看情况让光荣退休,将来少不了给一笔养老送终钱。大家伙儿都聚在一个地方发展,都不离太远了,同甘共苦,互相提携。渐渐的生根发芽,融入本地,展开新的生活。

想必系统给的这个改写任务,那时就能高分优秀完成了吧。

当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尽管是头一次来古代,陶乐乐也知道这个世道不是光有钱就能办成事的。好在他们身边现放着个知府家的外甥女,由着这条线尽可能多认识一些说得上话的人,平时再小心一些不要得罪人,大差不差!

陶建安顿好族人们后并没有闲着。他和陶乐乐商量了一番后,开始拜访周边的乡绅员外老爷们,希望通过他们再搭上一些小官吏老爷们的线,掌握一些最新的动态,好随机应变。

这些场面上交际的事情陶建足够应付,陶乐乐没有跟着他,而是留在了庄子上。一是替母亲分担一点家事,比如烧灶啥的;一是和何英增进感情,俩人经常坐一起做做针线下下棋,谈天说地,十分快活。

陶大勇并没有找三爷要地,而是捡起了多年前的手艺之一,去附近集上拖几头猪回来,养在后院圈里。每天大清早起来杀一头,烫洗干净,大致切割一下,拉到附近县里再分肌劈理地卖,圈里猪卖完了再去集上进。

陶大壮起初跟着帮手,后来渐渐的熟练起来,样样都替得他爹,就一同去县里。父子一人为人老实,不像其他屠夫刀尖嘴皮上使功夫,肥瘦也不掺假。县里人知道新来的这父子俩宽厚,都愿意上他们的摊子买,上午进的县城,中午就能收摊了。

刚开始一天卖一头,后来一天卖两头,去一趟集上拖的猪也多了。一次十几头猪,拿快坏掉的杂薯碎喂着,个个吃得欢,精神还不掉肉。

照这个卖法,除去成本一天能净赚个几钱银子,糊口够了。再加上吴灵芝持家有道,吃饱肚子之余能攒下一点钱,时不时还能落些蹄子下水之类回家打牙祭,一家五口脸色都明显红润了许多。

这天,陶大勇和陶大壮回到家里,陶大勇拎着一条肠儿,陶大壮举着一根糖葫芦:“小妹,快来吃这个!”

陶乐乐欢喜地接过糖葫芦,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如今还没完全开春,温度比较低,糖葫芦入口冰冰凉凉咔嚓脆,清甜微酸,十分爽口。

一串糖葫芦有六个山楂果,陶乐乐只吃了一个,分给了家里人四个后,拿着仅剩的那颗乐颠颠去找何英。

何英也不见外,就着她的手吃了:“好吃。”

“我大哥别看他老实,可会挑东西呢!”

何英笑,想了想,问:“听说你两个哥哥,都认得字?”

陶乐乐并没有藏着掖着:“斗大的字倒也认得一箩筐,不是正经读书,听我娘说是当年‘听边墙’混来的。”

所谓听边墙者,即是给村里大户家的孩子陪读。陶家村能够读书的孩子不多,也无村塾,都是去隔壁刘庄的学堂,每年交几两银子。

说是陪读,其实并不能坐进学堂里,而是站在外面等着里头下课了给送茶水点心进去,来去学堂路上帮忙拿包袱书具等物。像这样的情况等于雇了个廉价小厮,工钱虽然极低,却能偷偷摸摸听先生讲几句,回去再看看书,心里头也有些明白。虽比不得正经听讲的,日常里用却是够了。

何英点点头,道:“一哥尚能再攻一攻书,大哥的年龄却是过了,先生也不好收他。等到了白州,我和舅舅说一声,在衙门里给他找个事情做。大哥为人忠厚,历练几年后补个闲职,再慢慢儿熬着,日后提拔想是不难的。”

虽然不是给自己事情做,但陶乐乐还是很欢喜,这对他们家来说是好事,她也有得沾光。至于她的野心,以后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反而还会噎到。

于是她拉了何英的手,问:“真的?你可不要骗我。”

何英道:“我不骗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