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如痴如醉(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前文所说的“陕西八大怪”中就有一怪:秦腔不唱吼出来。其实吼只是秦腔的一种唱法而已。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

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

秦腔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秦腔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厚重的文化背景,都深深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用戏曲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1938年7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剧目,《血泪仇》就是优秀的剧目,这是后话。

关帝庙的庙会,每年都是三水民间自发举行,并成了约定成俗的惯例,每年的庙会都是不约而同。庙会唯一募捐资金的理由便是唱大戏。

但是募捐时民众都非常踊跃,往往根据募捐的资金确定戏班的演唱天数,每年都是超额完成募捐任务,所以唱大戏的时间也由多年前的三天一直延续扩展到现在的七天,仍有扩大之势。

每年邀请来三水唱大戏的便是著名的周园剧团,周园剧团在各县巡回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