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诡异的沉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张明泉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蒲绣绣的绣品,蒲绣绣这几年的绣技,不能说突飞猛进,但进步的确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她悟性高,通常在短暂的瓶颈期后,能迎来更突破式的进展,这并不是每个湘绣人都能做到的。

张明泉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上手去刺绣了,主要是因为十年前他就因为中风进过一次医院,后来就一直手不怎么稳,也不是没尝试过复健,但和过去的水平相比,实在是差距太大了,为了保证绣品质量,就没有再继续,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上头,不如多培养一些好苗子,为将来的湘绣事业发展,多添柴加火。

结果这次蒲绣绣一共绣了两幅绣品,还分别是不同的针法,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想做出对比效果。

近代湘绣掺针的发明人叫李仪徽,她是湖南平江人,幼年读过少量诗书,习字画,也学过刺绣,成年之后,嫁给长沙东乡关山嘴闵家老屋一位闵姓男人,婚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无子便过继了一个侄子当儿子,回到了平江老家,借住在叔祖父家的超园中。

李仪徽的叔祖父李次青,是清末的大士绅,着过书,儿女很多,都能作诗画画写文章,超园里有一个藏书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名画诗书,李仪徽借住到这里之后,就进了藏书室读书临画。

有一次,她发现藏书室里有一幅退了色的名画,是一幅雪景,及学习啊,数株松树挺拔苍劲,一人持雨盖立桥上,草屋数间,粗具篱落,屋后层峦叠嶂,她顿时生出了把画绣出来的念头,于是就用纸把画的轮廓勾蒙下来,开始悉心刺绣。

画已经褪色,加上又是雪景,颜色深浅交融,变换掺杂,古诗曰“雨里烟村雪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画都难,更何况是绣?

李仪徽少年时候学得的分层着色的刺绣方法,完全无法绣出这幅雪景图,于是她苦思良久,终于悟出了新的刺绣方法,将丝线分了又分,分到能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再去刺绣,在需要交换颜色的地方,又留出空隙,用长短不同的针脚,把不同颜色的丝线搭配起来,一针一针地绣上去,终于完整地把画绣了出来,看上又是一幅雪景。

李仪徽这种创新刺绣方法用于生活,契机是是不久后李次青的六女李群穆出嫁湘阴郭家,郭家家世显赫,婚事非常讲究排场,新娘出嫁,要办嫁奁,尤其还要预备不受针线活计,比如荷包、手帕、鞋子、枕头等等,上面绣花,以便新娘去男方家时散发,这项任务就交给了李仪徽去完成。

蒲绣绣复刻的这一幅菊花锦鸡刺绣帐檐,白地上绣淡雅锦鸡和菊花,花和鸟的造型都不设重色,突出锦鸡的红羽毛和头部,针法上有很明显的掺针痕迹,与分层着色的刺绣已经有很大不同。

她的复刻绣品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是在用作品去展现湘绣发展史,或许还有更大的野心,比如把湘绣推广介绍到全世界去,这也正是蒲绣绣一直以来在试图去做的事。

再去扫一眼季里的绣品,张明泉就很能理解蒲颂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了。

过分炫技而不得,那是一幅相当失败的绣品。

展览的时候,所有来参观的老百姓,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对湘绣了解和熟悉,但他们虽然不内行,却也有最基本的审美意识,通过观察和记录,的确是在蒲绣绣的绣品面前驻足观赏的人更多一些。

“不能小看老百姓对审美的要求和品位啊,”张明泉意味深长地说,“他们或许说不出来专业性术语,可他们能用最简单的喜好来对绣品做出判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