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成都片刻破,益州刀兵歇2(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作者题外话】:正如贾诩是演义中的李儒原型一般,阎圃便是演义中张鲁谋士杨松的原型。

而暗耻三国志,给阎圃的智力、政治两维都在八十上下,在三国志游戏世界,这是二流谋士中的顶尖水平。

在暗耻三国志中,双九十的谋士屈指可数,双八十五的谋士,纵观全游戏世界,也不过三四十人。

暗耻三国志虽被众人鄙视,但其统计数据的科学严谨,确实可圈可点…虽然暗耻黑于禁黑得狠了点儿。

综上,阎圃的能力可想而知。

曹彰曹植这俩尚未束发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是打酱油的。

他俩戏份不会太多,所以云某没必要每次都提。

成都的天气…

蜀犬吠日了解一下。

苟哥确实有意在成都开课授业,因为此事一举多得。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上一章说到,自入川前后开始,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发生了显着变化,双方已经隐隐疏离。

虽然君臣二人在表面上维持了相互尊敬的态度,实际背后却暗潮汹涌、忌惮提防。

我们从刘帮主对留镇荆州的人员安排,以及其背后逻辑着手进行分析。

刘备入川之后,荆州的留守人选是极具分析价值的案例。

从能力角度看,“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的诸葛亮明显比“骄于士大夫”的关羽更加适合留守工作…

然而,最终却是关羽留守,而诸葛入川。

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傅子》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蜀书张飞传》

诸葛亮未能留镇荆州明显是遗憾且令人费解的事情。

想要认识这一问题的深层逻辑,必须着眼于荆州彼时的实际情况。

荆州彼时的实际情况是什么?

就是它的归属权始终在孙、刘双方摇摆。

尤其是刘备控制的南郡(郡治为襄阳),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

而南郡控制着北进中原与西入川蜀的水陆要道,战略价值奇高。

因此孙权不可能甘心放弃这块肥肉。

(刘)备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惟(鲁)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吴书鲁肃传》

从记载看,孙权曾多次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讨还荆州,结果均遭到刘备的无情拒绝。

孙权也曾尝试诉诸武力夺回荆州,因此双方在建安二十年(215)、二十四年(219)、章武元年(221)先后三次兵戎相见。

不难看出,刘备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归还荆州。

换言之,留守荆州的将领必须是刘备集团中的强硬派。

所以,以“骁锐”着称且轻视孙权的关羽,是最符合刘备需要的人选。

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魏书温恢传》

(关羽)乃骂曰:“狢子(指孙权)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典略》

相较而言,诸葛亮对待孙吴方面的态度则比关羽要温和得多。

“北拒东和”一贯是诸葛亮的既定方针,此一节无需赘言;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会发现在后主刘禅时代,诸葛亮还一力主导了“赞述东西”的外交事务。

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指陈震)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蜀书陈震传》

所谓的“赞述东西”,即后主建兴七年(229)孙权称帝,蜀汉群臣激愤,提议吴蜀断交。

然而,诸葛亮却表示为了同盟大业,不妨暂时承认孙权的帝号。

他甚至还派遣陈震赴东吴向孙权贺喜。

亮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权僭之罪,未宜明也。”乃遣卫尉陈震庆权正号。--《汉晋春秋》

照此推断,诸葛亮在处理孙、刘两家关系问题上,应该是长期维持既定立场:

即为了维护同盟关系,可以适当隐忍甚至牺牲一些利益。

所以,这对刘备而言,自然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与此同时,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还出仕江东,身登高位,且多次试图招募胞弟入吴。

无论刘备如何信赖,诸葛亮在对吴关系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亲缘方面的隐患。

孤(孙权)尝语子瑜(诸葛瑾)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江表传》

诸葛亮未必意识不到这一问题。

举例而言,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遣诸葛瑾入蜀,结果诸葛亮刻意回避与胞兄过多接触,甚至拒绝私下往来。

其目的无非是向刘备示忠。

建安二十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吴书诸葛瑾传》

考虑到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遣吕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的历史背景,不难看出彼时的诸葛亮已经处于嫌疑之地。

所以,诸葛亮不得不通过极端手段(拒绝同诸葛瑾私下见面)来自证清白。

是时(建安二十年)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吕)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吴书吕蒙传》

鉴于诸葛亮对待荆州归属问题、以及孙刘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与刘备严重相左,有理由怀疑:

他在刘备入川之前(211)便已受到猜忌,这也与历史的时间线索相吻合。

综上,这一阶段的诸葛亮,在刘帮主阵营,便显得极为尴尬。

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曾评价刘备“信武侯而终无能用也”。

此即讽刺刘备对诸葛亮的猜忌心理。

应该说,这一观点存在明确的史料支撑。

从《蜀书》的相关记载来看,诸葛亮入川之后长期处于一个矛盾局面中:

即其虽待遇优渥,职位尊崇,但难以参与核心决策,甚至是被刻意排除在决策圈层之外。

以史料而论,自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川至其称帝(221)为止的十年时间,诸葛亮的相关记载寥寥无几。

除了参与制定《蜀科》之外(见《伊籍传》),其人最常被提及的事务便是“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蜀书诸葛亮传》

镇守后方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但结合“益州险塞”的地缘环境以及成都的地理位置来看,彼时的成都并不处在四战之地,防守的压力相对较小。

刘备将诸葛亮留在后方,难免有大材小用的嫌疑。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镇守成都,便意味着刘备在前线远征。

而刘备远征之际,身边的心腹爱将皆是法正、黄忠等新贵,诸葛亮竟无法涉足其中。

按史料描述推断,诸葛亮对这种尴尬境遇明显存在不满情绪。

比如建安二十四年(219)的汉中之战,在前线物资吃紧的时候,诸葛亮竟在后方与杨洪商议此次战争的必要性。

彼时,杨洪激动地表示“无汉中则无蜀”、“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蜀书杨洪传》

从杨洪“发兵何疑”的答复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发兵汉中持抵触态度。

即其人对刘备的决策存在抵触态度。

如果说诸葛亮认识不到汉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诸葛亮对自己长期退居二线的境遇有所不满。

尤其是考虑到此次战役中法正大放异彩,一时间风头无二,这无疑更会令诸葛亮感到不平。

陈寿认为法正与诸葛亮“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可见二人存在竞争关系。

法正得志,愈加反衬出诸葛亮的失意。

不过诸葛亮也并非全无动作,比如他趁着法正远征汉中之际,表举杨洪担任蜀郡太守,顶替了法正的职务。

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蜀书法正传》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诸葛)亮于是表(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蜀书杨洪传》

实际在刘备入川至称帝的十年时间中(211-221),诸葛亮长期处在“地位尊崇,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尤其难以染指兵权。

而在军事事务之外,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虽是“敬信”,但也并非言听计从。

先主既敬信(诸葛)亮,加察(彭)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蜀书彭羕传》

举例而论,诸葛亮攻讦政敌彭羕的建议,便被刘备顺利采纳(见《彭羕传》);

但同样作为诸葛亮政敌的法正,由于得到刘备的“爱信”,便毫发无损。

诸葛亮甚至悻悻地表示“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法孝直为之(指刘备)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法正传》

学者宋杰认为诸葛亮如此行事,一方面属于审时度势、看人下菜碟;

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其地位的下降。

君臣关系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因此无法畅所欲言。

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也表明他们的君臣关系虽然依旧融洽,但已不是像起初那样如鱼得水。--《从军府到霸府——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造成这一情况的元凶,固然是刘备被诸葛亮的猜忌,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

刘备极为宠信法正,而法正的能力也不逊于诸葛亮。

换言之,刘备更信任因流寓在外、不得不依附自己,故而忠诚度、专一度更高的法正!

何况法正也对得起刘帮主的信任。

因为法正之能,决不在诸葛亮之下。

本章先到这里。

剧透一下:庞德要开无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