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比斗(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这本《吐纳法》,薄薄的一册,总计也没多少字,自然不再区分什么总纲、分章之类。而文中字句通畅、道理浅显,白告一番阅读下来竟十分顺利,很快就通览了一遍,感觉整篇文章却像高中时常写的议论文一样——

文章内容,大致是先说明“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再谈论了“气”的本质以及凡夫俗子“遗气”“漏气”的问题表现和深层原因,最后介绍了几类“炼气”的方法……那是经典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行文结构。

读了这一圈下来,白告当然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到最后的炼气方法上,却不得要领。

书里写着“行则缓步徐行,立则脚同肩宽,坐则掐诀盘坐,卧则手心向上”“双目微闭,昼夜如是,含光内视,藏气于心”……正常人哪儿有时时这样的?

走路一直慢腾腾的缓步徐行、坐着就非得盘着腿掐个手诀、睡觉时不能够侧卧、看东西不能睁大眼……这不是找罪受么?!

各类武侠小说看得较多,白告便知道招式可以瞎舞,内功秘籍却不能乱练,即便这只是最基础的呼吸吐纳法门,也要防着“走火入魔”的风险。

既然暂时理解不透,他便又把这本书从头开始细细翻看起来。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

同一本书,第二次翻读,果然又有不同收获。初读时只觉其中内容道理粗浅,再读时又觉得许多内容实则精奥,阐述着这世间普适的规律,只是用比较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这或许应该是高人所为。白告不禁对这本书更加重视起来。

到了第三遍翻读《吐纳法》,白告逐渐觉着,后边的“炼气方法”只是应用,什么“缓步徐行”“掐诀盘坐”都是举例,是“实践”。

而这些实操层面的行动,都是靠着前文的论述作为指引——所谓理论指导实践,这本书前半部分内容描述着吐纳时的自然状态,是提纲挈领的理论,或许这才是重点。

带着许多思考,他再次重点精读前面的论述部分,心神不知觉就沉浸了进去,身体状态也尝试着跟随文章描述进行调整。

他却不知道,这《吐纳法》以浅显言辞讲高深道理,其创作者自然是一代高人无疑。

其书全文简洁好记,因此传播广泛,江湖武人的确也有不少得之习之的,却大多都是粗蛮莽夫:一来更加关注后半篇炼气方法的案例实践。二来因其通篇只讲述最粗浅的呼吸调理内息之法,习练后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往往就不予重视——他们却不知“行稳方能致远”,这简简单单的呼吸法门练到极致,也自有一番神奇功效。

白告正因毫无武学底子,对这份“秘籍”打起了十二分小心对待,却是误打误撞、既然要“理论指导实践”,便将字里行间都务求读懂悟透,渐渐贴近了全书描述的状态,竟然当真感受到了变化。

当他看到“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便尝试让耳朵屏蔽外界杂音,专心沉浸于自身的状态,人这一静下来,就感觉自己的心跳声音格外清晰、格外响亮,每一下心脏搏动都从胸腔里发出闷响——那是许多人都有过的经历,但这一次静听心跳,他脑海里却更多了些说不清楚的莫名感悟。

下一句是“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白告于是又在那“咚咚咚咚”的心跳声中,独独去寻找外界的风声气流,寻找周身被气机充盈的感觉。

渐渐的那心跳声响竟而也小了,耳中只剩轻风拂动的沙沙细响——但他隐隐感觉,那轻风却又不完全是外界空气流动形成的真正的风,那些细响不仅仅源自外界,还有许多是源于自己的身体里。

他随着那些细响,深深吸气,把外界那些“风”吸入体内,又轻轻吐气,把那些“风”赶入周身经络、撵进四肢百骸、又迫出身体外。到后来,他渐渐闭了眼睛,体内体外的风似乎刮远了,细鸣声也听不见了,只有气流盈身的感觉还在。

“听之以气”的下一句是“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或许便是指这种玄奇的静谧状态吧……一切都很静寂,但白告知道自己并未睡着,他的思维依然活跃着,一直在想象身体里气息运转的情形,隐约竟有种俯瞰卫星云图的错觉。

《=== 神技“吐纳法”学习成功,现在是level 1。

突然,远处有人朗声喊道:“十八兄,别来可好?”

这声喊让白告惊醒过来,睁开眼,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高瘦老者和一个中年胖子快步走来。他们应该就是茅十八要等的人了。

白告醒来便觉着浑身发热,又看看四周,却发现太阳垂悬于头顶,正该是“日上三竿”的晌午时分。

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吗?……他心里产生了些许动摇,怀疑自己刚才自以为的吐纳呼吸、玄乎感应,其实只是不知不觉睡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