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萧景琰《治南北条陈国策论疏》上(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你说吧。”

萧景琰说

“儿臣观江南之主享国日久,于治政之心,辄志消沉。纵无暴施于民者,而居高位者不统全局,则南方之主及商贾,至于大臣宗室,多违朝体作乱。昔者侯景之乱,富者亡乎山林,抱其财贯以死,却非死于兵刃。何矣?以萧衍三十余年不听政,遂致江南民田为宗室及奸商所并,贫富日距,而本植稻谷者,自勤苦之,粮不得食,遂致巨患。”

大臣们开始商量起来,一些江南的大臣不想听,他们把眼睛扫在别的地方上,但是支持萧景琰的大臣非常喜欢听到萧景琰的发言,便聊起天来。

“以玄宗之时,上久将兵让于节度使,国家所以制兵稍疲。后节度使据于一方,互相杀伐,不从皇命,而来一百七十年矣。时汴河尚有镇卫,唐亡以前,城邑颇完;而唐亡后,火之时作。又以顷年之天灾、民变,汴之治不益矣。儿臣上《治汴河条陈八策疏》,以为得汴河者以平天下,运河通之,则边之民富,官财不困,节度使亦以富强从命,当治汴河之时,需防城邑火患,以防其费。以止但治汴河善者,并不可不忧於此。”

萧选又问

“奥,那景琰,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萧景琰说

“先数十年之事,王仙芝、黄巢承私盐起,以赋役太重,而兴民变。儿臣以为,今不可重徭赋,盖宿州张猛作乱,多杀以恶积财之主;而庆历效节军以饥夺河北豪强之财。儿臣愚以为私盐须止,复不可急。”

萧选问

“景琰,你觉得,私盐的问题,你怎么阻止呢?”

萧景琰说

“第五琦行榷盐法,以官运、官销;及刘晏改盐政之际,改为商运、商销之法,此中多不法之商,借运官盐而售之权,或加价图利,而盐官益增,为政之冗官甚重,亦所以官而不顺国策也。彼此渔利,盐价升,民取其力渐衰。朝官行榷盐者,或依法从事,亦有不抵其利之诱,故其身贩私盐,以取豪利。”

这话说的萧景桓心里十分生气,因为萧景桓是目前靠私盐赚取非法收入的大头,但是萧景琰讲述的是国策,他心里也明白自己是个违法犯罪的人,他没有反驳的机会。

萧选问

“怎么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萧景琰解释道

“此拟难解,唐玄宗时盐榷之事总于御史中丞,本朝开国,因立悬镜司,故御史中丞之职又改监察为主,故专置盐铁使;以职分判,儿臣疏《治汴河疏》,尝于汴河置转运使,掌盐财之运。而在边境,如纪城军,有如此者,从未设盐铁之制,故盐政乱。儿臣以为如纪城、庆历二军,未宜行通商之制,而施行盐铁官营,其理更成。”

萧景琰又说

“然江南富庶,因行盐铁通商之制,于富民增国之收入有益,然江南单设盐官或盐铁官之制,则谓之盐务乱;若多置盐官,不细分职,恐其酷贪。”

“故掌盐事必细分,先以数善之场始。将盐事具体分职,至于管盐业,先置官掌盐场,而盐产量大、位重者,朝廷必遣心腹或由当地知县亲领,此知县必由悬镜司察之。至于盐守之事,从前常有帮派掠官盐,又有天灾坏官盐者。是以朝廷宜立官仓,每仓各置专官以护之,又需严入仓、保护、出仓之事。凡盐课,朝廷须设催监者,且置吏部直属官员,责盐之买纳、支发。”

原本萧景桓听着萧景琰的上疏气在心头上,现在萧景琰这么说,那他可以在吏部做手脚,因为吏部尚书何敬中向来和自己有来往。

萧选听着很满意,看来萧景琰的办法是真的多,这个时候萧景琰开始提示萧选,要萧选注意江左盟的问题了。

萧景琰说

“昔北方战乱,张宗珲、高子宜等贪得无厌,致使群盗蜂起,江南不得控。故必专置巡尉以掌其序,防盗发之事,且谨缉查私盐。盐之运、售者,必亟置发运使以统辖地内盐之运,并置专官于本县治盐税出入、所记。”

萧选本是听的很开心,可是萧景琰这么说,他开始思考起来了,当初程知忌说的没错,萧选果然想拉拢江左盟来对抗萧景琰,可是萧景琰现在却说帮派的问题,也就意味着萧选自己必须要和江左盟有个决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