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困局(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李渊拿起奏折来,小心地吹了吹上面的墨迹,回头就看见长生也盯着手里的奏折看。

心情不错的他,得意的问道:“你觉得为父这篇奏章写得如何?”

长生靠在父亲肩头,轻声说道:“父亲大人这篇文章言语恳切,内容详实,皇上看了必定了解您的良苦用心。只是……”

见长生话只说了一半儿,李渊好奇的追问:“接着说,只是什么?”

长生看了看父亲,又说到:“只是我怕天下受灾的州县,若都是这么写的,那便不妙了。”

“这……”李渊又看了看手上的奏章,越想越觉得儿子说的没错。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道理大家都懂,可若是为了喝奶,人人都哭,那我声音是最大的么?

想到这儿,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长生,这孩子三岁就有如此见识,果然不凡!

心里升起一丝希望,试探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是好?”

“父亲,按常例,发生如此大的蝗灾,朝廷一般是如何应对的啊?”长生伸出左手一边帮李渊揉着太阳穴一边问道。

李渊感觉长生手指按的地方凉凉的,头好像都没那么疼了,就舒服的闭上了眼睛。

慢慢说道:“依常理嘛,蝗灾在世人眼中是上天对天子德行有亏的惩罚,蝗灾越是严重就意味着上天的惩罚越重。这时,为平息天下怨气,皇上会先下一道罪己诏,昭告天下。然后派出皇子们代天巡守,到全国各地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视察。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民心,另一方面也是考察官员的治理能力,根据当地的受灾情况,州府的钱粮库存,计算过后得出需要救济的款项数目上报朝廷,最后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发放救济。”

“哦,原来如此,那咱们这儿情况如何?”

“陇州治下三郡其实倒算不错,关中平原,本就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本地的百姓也多世居于此。每年的粮食虽然比不得南方粮仓,但也都有盈余。只是去年是官员大考之年,上任刺史将去年的收成都上缴了国库,换了他的前程。如今整个州府的粮食也就够坚持十天左右了。”李渊说道。

长生想了想,又问道:“如果官家出钱在市面上收购粮食呢?”

李渊郁闷的道:“这点为父和诸位大人早都考虑过,可是如今大量的粮食都在世家门阀手中,他们本就是这里最大的地主,现在又成了卖主,一个个的囤积居奇,坐等市价上涨好大赚一笔呢。”

“那向他们先借一点救急呢?”

说道这个,李渊气不打一处来:“哼,不说这个便罢了,一说这个我就来气。几日前,我跟你母亲就挨个拜访了窦家,屈家,宇文家……熟识的世家都跑遍了,可他们统统一个意思:‘唯陇右李家马首是瞻!’。回来再向家中族老打听,他们却说什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之类的屁话来搪塞我。真是狗屁不通,等过了这阵,看我不一个个的都收拾了你们。”

看来这些大家族是都准备大发一波国难财啊,他们的路一时半会儿怕是走不通了,长生心想。

“所以父亲如今的打算是?”

李渊拍了拍桌上的信纸,“与几位大人商量了几日,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有的说拿银子去别的州郡问问,可附近的几个灾情比我们还严重,更远的那路途太遥远了,运输起来也不便利。还有的建议往那里想想办法。”李渊说着,手指冲上指了指,“可不到万不得已,我实在不愿出此下策。”

长生知道父亲是说向上打通关节,想法子贿赂朝廷的巡查官员,此事牵涉到皇子,又是这种特殊时期,长生心里也不赞成这个主意。

而且父亲难得的是一位清廉务实的好官,为何要平白沾上这些污点呢?

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是:官府有钱没米,门阀有米不卖,难民越来越多。

这个死局还有解么?

两人对着烛火陷入沉思。

忽然长生问道:“来咱们这里巡查的皇子,您认识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