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1章 中方海军力量一(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清末海军舰艇,采取引进西方技术自行设厂建造与向西方购买并举的方针。自造舰艇主要来自福州船政的造船厂。

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在这20余年时间内,清末海军已具有相当规模。共有铁甲舰、巡洋舰(快碰船)、驱逐舰(鱼雷快船,猎舰)、炮舰(蚊船)、炮艇、鱼雷艇、练习舰(练船)和其他兵船等蒸汽动力舰艇130余艘,总排水量约12万吨。

并且已经建立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4支区域性舰队,其作战实力在当时的远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由于清廷军政当局战略指挥无能,海上战役指挥严重失误,导致福建海军在1884年中法战争马尾海战(亦称马江之战)中沉毁殆尽。

清末海军的主力北洋海军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亦称大东沟海战)和威海卫之战中,连战连败,最后全队覆没。

从此之后,中国海域制海权落入侵略者之手,中国海防依然漏洞百出。

中华民国海军的建立离不开孙先生的高瞻远瞩!

近代中国的伟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先生在领导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之后,即明确指出:“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

在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孙先生即有此真知灼见,足见他具有领导国家走振兴海权之路的胆略与决心。

但很可惜的是,孙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时间仅有短短的3个月,虽然他对建立近代海军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但因为国家大权旁落于袁世凯之手,最后振兴中国海权的思想终究是不能实现,他在1912年12月吊唁海军总长黄钟瑛逝世的挽联中黯然发出“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慨叹。

1919年,孙先生又提出“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它关系“我中华民族之命运,中华国家之命运”的正确论断。

但是,从1912年4月以后的中华民国政府,由于缺乏海洋观念和海权思想,忽视海防,加之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军阀割据与混乱,孙先生在广州领导的护法之役未获成功,海军领导与指挥难以统一。

虽然中华民国近代海军的建立与孙先生构想的出入很大,但多少在磕磕碰碰中还是积蓄了一些力量。但就算是这些微薄的力量,却也因为各地军阀的私心,导致力量分散,得不到最好的发挥!

在当时,北京政府即北洋军阀政府海军有舰艇30~40艘。广州军政府海军即护法舰队有舰艇18艘,至1927年北伐战争时达48艘。东北海军即奉系海军有舰艇20余艘,以上3部分海军共有舰艇100余艘,总排水量7~8万吨。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各部分海军,编制有第1、2、3、4舰队和练习舰队、鱼雷游击队。

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海军共有舰艇120余艘,约6.8万吨。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海军舰艇在长江口江阴、珠江口、闽江口等地自沉25艘(另征用民船约300艘自沉),用以阻塞航道、迟滞曰军进攻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