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881章 品《维摩诘经》(39)(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魔都在你心中,是自己捣鬼。

所以说起心动念就叫做天魔,如你硬压下念头,不起心动念就是阴魔。

或起不起,有时有念有时又好像无念,就是烦恼魔。

什么是或起不起?

就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个文人,有天听见雨打芭蕉,心绪凄迷,就在花园的芭蕉叶上写了一个句子: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有位小姐看到了,就接着写: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其实,人生境界不管出家的在家的,都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所以一切都是自造的。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头上被观世音戴了个金箍,最怕唐僧念紧箍咒,一念咒孙悟空就头痛,只好听话了。最后到了西天,唐僧也取了经了,孙悟空一想,头上的金箍还没取下,就跑去找如来佛,请佛帮他取下来。

佛就笑了,问他:“猴子,是谁给你戴上这个金箍啊?”

孙悟空答:“是观世音啊!”

佛要他摸摸自己的头上是否有个金箍,孙悟空一摸,真的,本来就没有戴上。

这就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孙悟空因此大悟,猴子就成佛了。

人生这个头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每个人没事还要想个办法,找个圈圈戴到头上,戴上之后,头痛极了,好烦恼啊!然后想尽办法把这圈圈脱掉,还告诉人自己本事多大,能脱下这个圈圈。

脱掉了不到三天,头不痛了,人就不舒服了,又来一个圈圈把头套上去。

讲回到降魔,哪里是魔?你以为打坐看到可怕的鬼是魔吗?那些魔都不可怕,就算那个魔要吃你,你给它吃下肚,两手一抠,不就抠了个窟窿出来了吗?

孙悟空最是用这个办法的,被吃下去,一捅就出来了。

被鬼弄死了也好嘛!死了找他变鬼跟他打一架。

这没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之魔,烦恼魔。

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这个很难办。

所以维摩居士说“降魔是道场”,什么是真降魔?就是不动念,“不倾动故”。你不去种芭蕉,当然就不怨芭蕉了嘛!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跳出三界,你去哪一界啊?是第四界、第五界,还是第六界?

智不住三界,悲不入涅盘。已经跳出来的人自由自在,来去自由。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惧。

诸佛菩萨说法如狮子之吼,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都为之头痛脑裂,所以常比喻诸佛菩萨的说法是狮子之吼,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诸佛菩萨说法说真理讲正道都没有恐惧。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种不共法,都是道场,这些名词前面已经讲过了。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成佛得道三明六通,六通前面讲过了,三明是漏尽明、天眼明、宿命明。

明比通还厉害,通不过是打通了,像阴沟一样通了;明像太阳出来,无所不照。三明是道场,没有残余的障碍。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这就统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真正的学佛。

道场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子,就在你心中。讲了那么多,你随便从哪一点悟道都真是道场了。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根本大彻大悟就是道场,到了这个境界,一切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维摩居士对光严童子一路棒子打下来,都打光了,扫光了一切。

他接着说:“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他说,你应该悟到这些道理,懂了“如是”,也就是懂了前面所讲的,一切学佛的人一定都懂了这个道理,应该依六波罗蜜教化一切众生。

菩萨在世间所有作为,“举足下足”,就是提得起放得下,像脚走路一样,统统都是道场。

你哪里去找个清净道场?菩萨道在世间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佛法就在这里,哪里有道场?一念清净,当下就是道场,你又何必“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维摩居士给光严童子说法,这位菩萨名光严,智慧光明的庄严,这一段法都是说智慧庄严。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居士讲完时,在场同时听法的五百天人,都大彻大悟了,都懂了。所以光严童子也表示,自己没有资格代表佛。

《维摩诘经》到这里,由十大小乘阿罗汉弟子开始,一直到大菩萨弥勒菩萨、光严童子都不敢当代表。

不是不敢去,如果你认为他们是不敢去见维摩居士,那同我们世间人一样,何必学佛呢?

这一班人也太不伟大了。其实他们是不敢作佛的代表,可是求善知识问法是很愿意的,就是愿意当学生。

所以最后只有文殊菩萨去了。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一切佛都是他教出来的,只有靠他的智慧带领大家一起去,这是《维摩诘经》的故事。

我们知道,《维摩诘经》这一品,讲的是大乘菩萨境界,重点在每一位大乘菩萨的见地。

第一位弥勒菩萨所代表的见地是,如何是菩提,也就是如何是得道,大彻大悟,悟的是什么东西。

第二位光严童子所代表的见地是,如何是道场。道场是修道的地方,佛教中的显教和密教将修道的地方都称为道场,例如庙子、佛殿、佛堂等。

有称庵或堂的,过去习惯将比丘尼所住的地方称庵,在家女居士修行的地方称堂。

称寺的,就是丛林、大禅林。

称庙的,普通把庵、堂、寺都称为庙,但是近世大陆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很少称庙的,庙代表了一切神庙。

道士们所住的地方不叫寺也不叫庙,而叫观,读音如灌。

这些都算是道场。佛堂是道场,大殿是道场,佛的塔庙是道场。

有时候在家人请法师们来念经或是放焰口,临时搭个棚子,挂个佛像,那个地方就叫道场。

中国佛教的习惯,在念经做法事的地方,就叫作道场。今日的闽南语、广东话大概还有的,说某某法师作道场去了。

中国的民俗观念上,一个念经、修行、打坐的地方都叫道场,这是宗教形式上的观念。

《维摩诘经》却告诉我们,大乘佛法真正的道场在心,不在外形,不着相的。

他还讲得客气:“缘起是道场,无明是道场”。换句不客气的话,厕所,天堂,不垢不净。

只要心一念清净了,当下就是道场,就是修道的场所。

顺便告诉你们一个故事,现在东方的文化,尤其是禅、佛学,流通到外国,尤其美国,已经很久了。

当时在美国有一位中国的老教授,他没有学过禅。

在美国当教授也很可怜,随时要有新的东西补充,如果三五年没有新的著作、新的报告发表,就落伍了。

其实在中国也一样,每一个读书人到老都在用功,不断的上进。

因为禅开始在美国流行了,所以大学里要他把禅宗的东西翻译出来,他接受了这个任务,翻译禅宗的《指月录》《五灯会元》等等。

那时他跑到日本东京去翻,碰到很多问题,日本佛教界也不能完全满足他,最后不知怎么打听,到了我这儿。

我因为他是中国人,希望翻译到外国去的东西不要给中国人丢面子,就答应帮忙了。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也没有学佛、学过禅的。

其实现在也很多这样的人,这些在国外的中国教授,每位都懂禅,唉!真是可笑!

他把翻好的东西寄来要我审查,我要他一部分一部分寄过来,全文一次送来我没有时间。

那时有位老道友黄居士,他现在都有九十多岁了,他英文程度很好,我那本《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就是他翻译的。

我就请他审查,看看翻对了没有,有问题就来问我。

结果看到那位教授把道场翻译成坟墓,黄老居士很生气,就讲:这种错误怎么得了?我不改了!哎呀!我就讲,千古以来翻译的东西各种错误是很多的,你也不要生气了,还是给他改过来吧!何况,他把道场翻译成坟墓还是有道理的。

什么道理?中国人过去要和尚去坟上放焰口念经,盖一个棚子,就说作道场了,习惯了。

这教授小时候在国内,大概看过和尚在坟上念经作道场,因此他想道场就是坟墓嘛!但是你们同学千万要注意!不要因为常识不够在外头闹笑话,你外出弘扬佛教不要变成黑扬佛教了。

过去的鸠摩罗什、达摩祖师,这些大师们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翻得那么好,那么准确,可不简单。

过去因为有政府、皇帝的提倡,每一个翻译的地方都有千把人,这些很高明的人集中在一起,一个名词、一句话都研究了好几个月才确定。

不是像你们现在学了几句外文,中文又只差一点,然后就乱翻一遍,牛头不对马嘴!这是讲到道场,特别插进这一段。

我们学佛的两大观念在这儿了,怎么样才是道,就是菩提,由弥勒菩萨代表,这讲过了。

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是修道的地方,也就是道场,由光严童子代表。

修道的地方不在那里,一切在自己的心中。

前几年我要闭关,到处看地方,好多老朋友都要我去他们那里,有的房子我看了就跟他们说不行。

也有人要送我地,那我还要盖个房子,等盖好了,也许我闭关都该改成闭棺了。

忽然想想,自己也傻,还找什么地方,都市里就可以闭关,我住的地方门一关就闭关了嘛!心关了就关了,到哪里才叫闭关啊?所以人家以为我去了一个山顶上,其实我就在都市里关了三年。

自己把门一关,当天就开了。不要特意找什么清净地方修道、出家,你心不清净,哪里都不清净,去哪里都没有用!道场就是这个道理。

你们去找什么庙子?到庙子里才不妙呢!一样的烦恼,一样的痛苦。

你真死了以后,嘿!什么痛苦的地方都是道场。

注意!这是大乘佛法的要点。

弥勒菩萨代表菩提,把道是什么搞清楚了。

悟了道以后,找个地方行道,道场也搞清楚了。

悟道、行道,地点也有了,现在开始学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