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885章 品《维摩诘经》(43)(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所以我们求师访道学佛不要情感化,绝对要理性化,求正法以四不依的法门来检查。什么是正法?譬如大乘的经教,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金刚经》等,绝对是正法,不会有错。古人说通一经一论才真正够资格学佛。唐宋时代是不能随便出家的,要通过佛学的考试,自己可以指定一本经或是一本论,他就考你这本经论,通过了,国家就发你一个证明文凭,就是度牒,不是像现在这么容易拿。若是出家人犯了法规,政府可以把度牒追回来。到了唐明皇以后,有一度国家的财政出了问题,同外国打仗经费不够,也曾经出卖过度牒。

所以经论不通,就不会了解正法。大体来讲,《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都属于般若系统,在中国的佛学系统里是属于性宗,直接讲形而上道、明心见性。另有由科学的心理入手,一步步起修的唯识系统,中国叫相宗。这两大系统,都属于正法。还有很多正法,如三十七菩提道品、十二因缘都是。再简单点说,佛法说心法是正法,凡是依心起修的都是。

由修持正法,而有所得,生起法喜充满,这个是菩萨的喜心,是真正的布施。

换句话说,你要度一切众生,就教他正法,不要走邪路,不要走方便法门,“宁将此心下地狱,不把佛法送人情”。

可是你们不要搞错变成悭吝心,跟你学法还要拿红包来皈依,否则不讲佛法送人情,那就变成邪法了,不要借这句话随便用啊!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舍,就是放下,就是布施。

什么叫放下,就是丢得开。

佛法讲慈、悲、喜、舍,我们反省每一个字做到了一分半分没有?都只是嘴巴上做到而已。

舍心做不到,怎么学佛?你说你什么都舍掉了,唉呀!就是还有个身子!

哼!那是怎么都舍不掉的,我告诉你吧,人要想舍掉外境界是做不到的,不是叫你丢开,就是道场,去哪里找清净地方?

你在家中念念舍心,你的家人就是众生,就为他们牺牲不就好了吗?

虽然人少,有几个就几个嘛!连为家人都不肯舍掉,不肯牺牲自我,还说要学佛度众生?你连个鬼都度不了!

什么才是舍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行,是修行。

摄,就是包括进来。

乱摄可不是智慧,譬如讲布施,好多人都有经验的,大家说起有什么人很可怜,我就同意出点钱。

有人劝我为什么要出钱,我说我带头啊!应该做的事就是舍。

但是有人提到要去帮助某人,我反而说不能,你连一毛钱都不能给,要出问题的,你帮助了他,他犯的罪造的业反而更重了。

他们表面同意,背着我还是去帮他了。

事后回来对我说,老师,还是你对了。这就是做善事也要有智慧的。

我们心里越放得下就越空,然后空的智慧就发起了。

越放不下,智慧就越是发不起。你们打坐要想清净就是舍心,想把烦恼妄想丢开,但是丢不掉,因为没有智慧来修行。

放不放得开,丢不丢得掉,那是般若智慧成就的问题,不是你说想硬放开就放开了。

你丢不掉的啊!实际上你坐得越好就越放不开了,那个定的境界多舒服啊!

定就放不掉了。

这个中间的道理要搞清楚,就是摄智慧修行。

佛法的智慧是空,你空得了一分,你的舍心、布施心就大一分,你空不了一分,那个不能舍的心就加大一分。“以摄悭贪,起。”就是布施波罗蜜。

修菩萨道要起布施心,这是大乘菩萨道六波罗蜜的第一条。

为什么要起布施心?

是为了摄悭贪。

我们人都有悭吝的习惯。

悭吝不是节省,节省是道德,是对自己的节俭,对人家的宽厚。

如果因为我自己节省,对人家也节省,就不是道德,而是悭吝,是舍不得。

悭字是心字边上有个坚字,把心抓得牢牢地,一点都舍不得。贪,是有了还想更多。

凡是众生一定悭贪,你说自己能不悭资,不容易的。

譬如我,什么都能舍,就是书不能舍,所以人家问我借书我都不借,因为常常有去无回,乃至一套书借出去,回来少了一本变成残书了。

这个心理就是怪,我将自我反省讲给你们参考,大家自己要警觉。

不过现在我不怕人家来找我借什么秘本了,因为我把它都抄写了,公诸天下,你来借十本也可以,我还有好几十本呢。但是,你看,这还是悭吝心。

所以修菩萨道要先修布施道,前面讲过有三种布施:除了财布施、法布施,还有无畏布施。

无畏布施不花本钱的,但是大家做不到。

譬如有人怕鬼,你就教他一个法子不怕鬼,虽然你的法子可能是扯谎的,但是只要他不怕了,也就灵了,这也是无畏布施。

又比方有人到了极困难的地步,你没有钱帮他,就告诉他一句话:“我支持你!欠了账我替你还!”

其实你比他还穷,但是,嘿!这一句话就救了他。

给他精神支持,就是无畏布施。又比方有的人生病快要死了,医生说他的病是绝症,我就对他说:「你怎么相信这些医生,他懂个屁!我帮你看了相,现在一摸你的脉,你起码再活十年!没有事的!」其实我是乱说的,他听了居然就好了,我这个咒就灵了。

但你给人家无畏布施可要懂得智慧,懂得方便才行。

早段时间,有个同道中人托人转告我说:“不好了,出大事了!我生病要死了,你不知道吗?某人某人都来看过我了。”

我是真的不知道,他心理上也在希望我能去看他。

那人接着告诉我,他自己家的屋子又被一辆马车撞进来,家人几乎送命。

我听到他的话,差点脱口而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话到了嘴边咽了回去,就说:“他全家人赶快忏悔,念《地藏经》,我明天送过来,立刻就开始念。他那个面相可以活到九十岁的,不要担心。”

这都是现成的故事,给人无畏布施,法供养。

“以化犯戒,起。”就是持戒,尸罗是戒律的梵文音译。

因为防止不道德的心犯罪,所以佛制定了一切戒律。

戒律的修行法门,就是在感化一切犯戒的众生,使他不犯戒,度他到彼岸。

我们对于悭吝的人要教他布施,对于容易犯戒的人,要教他持戒,这样对不对?

对?你将来做法师时,可不一定要这么认为啊!你一定要懂得方便,要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悭吝的人你要他布施是要他的命,他不会听的!本来还相信佛法的,你教错了他就不相信了。

对悭吝的人,你干脆教他持戒,一毛钱不要乱花,不义之财也不苟取,他会非常听得进,就信佛了。

学到某一个程度,他功德有了,智慧开了,自然肯布施了。

如照佛经那么讲,教悭吝的人去布施,绝对行不通的啊!我的经验很多很多。

倒是教唆犯罪的人做布施还容易,他天天去声色场所,往往一掷千金,你要他在某个地方出点钱,他就干,这样慢慢引导他,使他自然不会犯戒。

教育要懂方法,不要刻板,抓住“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你还贪呢!他早就弹跑了!

以前我讲《金刚经》,《金刚经》也讲布施的,有个有地位又有学问的朋友本来天天来听,后来就不来了,后来跟其他人聊起,他们说这个人认为我上课指着他骂,因为他有几个钱,认为我讲布施就是要他把钱拿出来给我。

唉!你说,我这有什么办法!这就是众生。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羼提就是忍辱,忍辱可不能硬忍啊!硬忍要忍出肝病来的。

我经常讲,凡是傲慢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

世界上最傲慢的人是当皇帝的,而当皇帝的人自卑感最重。因此他多心病最重,这个人靠不住,那个人靠不住,这个人对我不恭敬,杀了他。一个人真正做到无我也就无所谓自卑。

真正绝对傲慢的人不会怀疑一切人,你看得起我要听我的,看不起我也要听我的,那是只有诸佛菩萨才做得到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

毗梨耶是精进的意思。

我现在深深体会,自己年纪大了,有时候就懒啰。

为什么要讲这个事?你们注意这句话:“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虽然事情办不完,可是大家这么爱护我,怎么办?有时同道的人也劝我,你太累了,年纪大了,要多保重一点。

我说,算了,早死早了。

他们又说,你也要为我们多留一些日子好不好?道理不错,就听你们的吧,好像我还要卖个交情似的。

但是,真老了吗?真是事做不完吗?不是的,还是偷懒。

懒是怎么来的,有身相!有的时候,一看是重要事情,非做了不可,忘掉自己,一下也就做完了。

如果我坐下来,虽然我也没有定,但是我们总喜欢学个定,一定就不想动了,这一不想动,世俗的事就堆了一大堆。

有时只好牺牲所贪图的舒服,只好起来吧!坐吧!这一下就做完了。

今天早上跟他们还在讲这事,有同道早上七点钟上来,看见我坐在书桌前,就说,师兄那么早起来啊!

其实,我昨天坐在那儿看书做了一夜。

我一看快天亮了,然后接着九点钟就有事,这就不能睡了,一躺下去一定会睡个无天无地,干脆不睡!一直到中午吃过饭,我还觉得精神好得很。

如果今天再不睡,一夜下去还可以到三点。身相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看你们真是好懒,年纪轻轻还不如我这个老头,真不精进哪!脑子更不精进,经看了记不得,精进一点嘛!不就记得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