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95章 文明遗迹(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唐代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仇兆鳌注引黄生曰:“三足乌,即日也。“

宋代陆游《月夜短歌》:“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

《楚辞·天问》王逸注云:“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则三足乌当指日之精。

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也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这也进一步说明这个时代的古蜀人是“崇鸟崇日“的。

这和三星堆文化中的“崇鸟崇日“习俗是一脉相承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的众多“青铜鸟“、“圆日形器“和有着10只鸟的“青铜神树“,以及《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中的“十日神话“的传说等,无不说明了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人也是“崇鸟崇日“的。

“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农业发明以后,一方面,古蜀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更加严重。人们既靠地,希望土地能生长出好的作物,又靠天,希望能够风调雨顺。然而,靠“天“,“天“威不可测,风、云、雷、电肆虐,雨、雪、冰、霜侵袭,更要命的是旱、涝之灾,饱受其苦的古人就有了“十日神话“和“大洪水传说“,也就有了治水的大禹、鳖灵和射日的后羿这样的英雄;靠“地“,“地“也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的这些不可抗拒、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又几乎都是与“日“有关,而代表上天的“日月星辰“中,又以太阳为最突出。因此,“太阳“就成为各地先民崇拜的对象,祭“日“就成为必然。古蜀人尤为突出。以鸟为图腾的古蜀人在崇拜太阳的同时,很自然地把太阳和鸟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古蜀人首先又利用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古人采用的是观象授时的办法,来预告农事进程。即观测自然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比如:作为候鸟,鸟是可以用来判断农事季节的。“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因此,鸟也可以代表四季。历法的先进性就是以历年和太阳的回归年之间的无限接近为前提的,而要准确地测量回归年,最简单而又确切的方法是测量日影的长度。因此,崇拜太阳和鸟的古蜀人在总结历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太阳和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