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47章 大罗天境(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县户二万,举州最治,德化尤异,恩洽刑清,野有颂声,路无奸迹,不佃公田,越界如市,秋毫之赠,不入於门,纸笔之用,皆出於私财,刑厝而禁止,不言而化行。以疾去官,发诏见用为吴王郎中令,正色弼违,进可替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迁邵陵太守,卒於官。

又据陶弘景吴太极左官葛仙公之碑载:祖矩,安平太守,黄门郎。从祖弥,豫章等五郡太守。父焉,字德儒,州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大尚书。代载英哲,族冠吴史。

据此可见,汉晋丹杨葛氏家族是一个标准的儒教世家,其王莽时代的先祖就是坚守儒教尽忠报国大义的高级士大夫,这位先祖的下一代葛浦庐、葛文兄弟俩,既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又能表现孝悌礼让的美德,堪称儒教士大夫的典范。葛浦庐自下邳迁居丹杨以后,仍保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教传统。传到葛洪的祖父葛系、父亲葛悌,都是孝悌忠信,高官显爵。这个家族总体上何曾有背弃儒教归依道教的异端倾向?

刘屹近着《神格与地域》,内有晋宋奉道世家研究一节,考证颇详。该节结语中有谓:世家子弟个人的信仰选择,还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祖父子孙相系、全家世代奉道。如王献之的儿子跟随高僧慧远出家为道敬法师,郗愔与郗昙兄弟虔诚奉道,而郗愔之子郗超却奉佛,着有《奉法要》。可见,道教信仰在东晋士族那里首先是依个人志向、情操而定的,并没有某种固定的家传信仰和组织纽带在起作用。

葛玄、葛巢甫等人的弃儒学道,葛洪的道本儒末式兼修儒道,显然都只是他们背弃家族主流传统的个人边缘化行为。东吴两晋丹杨葛氏家族的家世信仰,显然是儒教而不是道教。

其二,葛玄、葛洪、葛巢甫等人的道教信仰是不是代代以葛氏一族为中心继承?

《抱朴子内篇?金丹》明言葛玄师从左慈受金丹仙经,葛玄的道法也没有直接得到任何一个家族子弟的传承。以致他的隔代族人葛洪还必须到家族以外寻求道法明师。据《抱朴子内篇?遐览》所述,葛洪虽然幸遇明师郑隐,而且知道郑隐正是葛玄的徒弟,但开始一段时间葛洪并没有继承葛玄遗产的清晰志向,以致郑隐批评他意在於外学,不能专一。而且郑隐也并不因为葛洪是葛玄的侄孙就马上重点培养,他只是在发现葛洪有甄事之才,可教也之后,才给予特殊对待。

葛洪的道法是曾否向家族子弟传承,也找不出可靠的证据。收集稗遗文献,可以找到几个葛洪徒弟的名字,一是滕升,见於《神仙传?序》;二是海安君望世尚不知是海安君望世一人,还是海安君、望世二人,见於《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第五引《真一自然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