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74章 盛会结束(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在佛教义理的影响下,唐初道教形成了佛教味颇浓的道派即重玄派,其代表人物有成玄英、王玄览等,其主要特征是援佛教的玄、空等思想阐释老庄哲学,从而论述道教之“道”。成玄英认为道的本质即是“虚玄”,王玄览在《玄珠录》中更明确阐发道体空、玄的思想:“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虽空,空能应物。”“至道不可得,还是至道空。”

华夏道教虽多融摄佛教,越来越近似于佛法,但尚保留自家传统的特点,在哲学尤对自心的认识上,其说始终较佛学为粗浅。

华夏佛门中正统人士,对道教历来持批判态度,以《楞严经》十仙之说为据,批评道教执着于肉体或虚无,落于有、无二边见,虽精勤苦修,而不得真出生死,仅可成仙生天,终不出三界,斥为“守尸鬼”、“落空亡的外道。”道教中人,自晚唐以来率多出入于佛、道间,融会道、禅,由道归佛,成为普遍的趋势。

从神为主宰、其用神妙的传统立场出发,道教不断受佛家万法唯心说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心、神。南北朝所出道书中,便像佛教一样,将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归诸于自心。《济众经》说:“五种絪煴,聚而成体,会其宿业,因而受识,轮转其神,有其生也。因识受染,流入恶缘。”谓因宿世心识受污染,才因宿业而投胎受生。

《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该经甚至把心等同于出生、主宰万物,本不生灭的最高存在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

道教对道的认识,也是从人身小天地有无形的主宰,类推出宇宙大天地有无形的宇宙精神为主宰。后来内丹学对心、神作了进一步分析,从本体论、体用论再度分开后天的识神与先天的元神,或妄心与真心,只以元神、真心为“本来真性”,此物本不生灭,超出生死,为道、金丹的同义语。其说与禅宗的心性论甚为相近,道教中人亦常和会释道二教乃至儒释道三教的心性说,说人的元神、真性,道教称为道、金丹,释氏称为圆觉,儒家名为太极,本是一物,“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其受佛家尤禅宗影响之迹,灼然可见。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先天道亦有后天道,而道之末即为“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先天之道表现为:无中生有,有中改而变、变可异亦可无,道之本和后天道同时含左右之道合而为一,道之末的变数无穷无尽。道:无所不包、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有变则正之、过而变之亦可过而不变,意思就是道在世界里是无尽的,另一个意思是道可因选取对象的不同和背景的不同而改变道的性质和所属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