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78章 诸宇星系(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属于同一染色体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并不反映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的性质和关系,但它们的位置和排列也不完全是随机的。在细菌中编码同一生物合成途径中有关酶的一系列基因常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操纵子;在人、果蝇和小鼠等不同的生物中,也常发现在作用上有关的几个基因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基因复合体或基因簇或者称为一个拟等位基因系列或复合基因。

从孟德尔定律的发现,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1866年,奥地利学者G.J.孟德尔在他的豌豆杂交实验论文中,用大写字母A、b等代表显性性状如圆粒、子叶黄色等,用小写字母a、b等代表隐性性状如皱粒、子叶绿色等。他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所观察到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因子。但是从他用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杂交结果来看,这些符号正是在形式上代表着基因,而且至今在遗传学的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仍沿用它们来代表基因。

20世纪初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以后,他的定律又在许多动植物中得到验证。1909年丹麦学者w.L.约翰森提出了基因这一名词,用它来指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于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并且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这样两个术语,前者是一个生物的基因成分,后者是这些基因所表现的性状。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兼胚胎学家t.h.摩尔根在果蝇中发现白色复眼(white eye, w)突变型,首先说明基因可以发生突变,而且由此可以知道野生型基因w+具有使果蝇的复眼发育成为红色这一生理功能。1911年摩尔根又在果蝇的x连锁基因白眼和短翅两品系的杂交子二代中,发现了白眼、短翅果蝇和正常的红眼长翅果蝇,首先指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交换而分处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上。交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不过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为止,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交换发生在一个基因内部的现象。因此当时认为一个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也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一个交换单位。

20世纪40年代以前,对于基因的化学本质并不了解。直到1944年o.t.埃弗里等证实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才首次用实验证明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955年S.本泽用大肠杆菌t4噬菌体作材料,研究快速溶菌突变型r2的基因精细结构,发现在一个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点上可以发生突变,并且可以在这些位点之间发生交换,从而说明一个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但并不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因为一个基因可以包括许多突变单位突变子和许多重组单位重组子。

1969年J.夏皮罗等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乳糖操纵子,并且使它在离体条件下进行转录,证实了一个基因可以离开染色体而独立地发挥作用,于是颗粒性的遗传概念更加确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