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章 佐仓杏子(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少女曼妙的身姿摇晃着,肖涯眼神清澈,老实讲没有病之前,他也是正常男人,也会有邪念,而且说起来只轮虚拟纸片人比佐仓杏子身材好,容貌高的女神们多的是。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只是看着佐仓杏子心里就很美妙,如同微风吹过薰衣草田那样的惬意。

她跃动着,好似红尘滚滚里翩翩起舞花蝴蝶,佛家道家都说红尘很危险,避免沾染因果。

实际上呢?

济公曾经在寺庙对自己的主持点拨过:主持啊,你不不知疾苦,哪怕是蒲团坐穿怕也是成不了佛哦。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人物,作者对其着墨之多,从其出场回目就可以看出,前十回有六回写到鲁智深。

另外鲁智深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角色,这一点从李卓吾和金圣叹的对于鲁智深点评就可以看出。

李卓吾将鲁智深称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金圣叹也把鲁智深列为“上上人物”、“人中绝顶”。(没有瞎吹啊)

事实上,鲁智深这一形象最能体现《水浒传》作者对人格的思考,充分展示了从迷失自我到寻找自我再到发现自我的生命历程,值得后人深思。

从《水浒传》的作者对于《水浒传》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生平和结局描写来看,鲁智深绝非仅仅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么简单,应该还寄托了作者的某些人格思想。

鲁智深正是在不断地找寻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了这种理想的人格。

在水浒传的第四回中智真长老就说此人“上应天心,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

智真长老的身份在书中比较特殊,他是一个当世活佛,能知未来之事。

当寺中僧众都觉得鲁智深形貌丑陋,面相凶顽,不似出家人模样的时候,智真长老却一眼看出鲁智深身上的佛性,认为他的结局是“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的种种清规戒律,很快就违反教规,不坐禅,在佛堂撒尿,最后竟然发展到打坏山门,打毁金刚像。

智真长老无奈,把鲁智深驱逐出五台山。(五字一般很有寓意,例如:五脏六腑,五行八卦,五气朝元等)

一来是给寺里僧众一个交代;二来为了鲁智深在各种磨砺中找寻自我。

类似的情节也在四大名着的另一部作品《西游记》中也出现过,就是“须菩提祖师赶走孙悟空”的情节。

因为智真长老和须菩提祖师毕竟身份特殊,他们能看到鲁智深和孙悟空身上的佛性,但悟空与鲁智深自己在当时并没有办法知道,他们需要在世间的各种磨砺中去发现自己。

从《水浒传》第二回鲁智深的第一次出场开始,鲁智深一生经历的事件主要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山、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解脱缠缘和六和寺圆寂。

可以说鲁智深一生过得并不是十分顺利,但是却大开大合,跌宕起伏,他的身份总是在发生着极大的转变。

他起初是经略相公府的一个下级军官,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人生便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从一个军官变成了一个官府追捕的通缉犯,后来通过赵员外的关系在五台山出家作了和尚,因为不守清规戒律又被赶了出去。

大闹野猪林后因为得罪高休竟然连和尚也做不成,最后只能落草为寇做了强盗。

在这起起伏伏的人生中,鲁智深不论到了那种境地都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不随波逐流,保持着自己济世救民之心。同时鲁智深也越来越困惑,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有那么多人需要救助,仅仅依靠鲁智深一人改变不了世界,而且朝中权贵都是一些奸佞小人。

这一点鲁智深在重阳菊花会上己经说得十分清楚:“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掇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所以,鲁智深从来没有认为招安是梁山的出路,完全是出于兄弟义气,内心济世救民的想法,才随同宋江一起接受招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