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章 杀海成,显权威(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书不知怎么落到了和珅手里,和珅就想整出点事儿来。他故意把这个上升到政治高度。说这本书竟然将圣祖、世宗庙讳及乾隆御名字样悉行开列。

和珅就向乾隆皇帝奏折。乾隆看了和珅的奏折,又把《字贯》找来看了一下,果然如和珅所说。乾隆皇帝勃然大怒:“这等事实属忤逆不法,以前从来还没有发生过,罪不容诛,应该严加处理。”

和珅趁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又说:“奴才看后面竟有大行皇太后的名讳。”

和珅故意把“皇太后”三个字说的最重、最清晰。乾隆看着这些不敬的字眼已经很生气了,一听又有冒犯太后的字眼,愤怒到了极点。说:“领旨,拘捕王锡侯,斩立决,全家抄没,妻儿流放官卖。”

和珅又在乾隆皇帝怒火上加了一把柴,说:“巡抚海成,身为一省长官,竟然看不出《字贯》中的忤逆不道,这分明就是存心在袒护王锡侯。这胆子也特大了。对这些官吏不加整治,天下岂不乱套。若由这些人说东道西,大清朝的威严何在?”

乾隆皇帝一听,连蹦带跳,大骂海成不是好东西,忤逆之徒。于是下令查办江西巡抚海成。

最后朝廷决定,由和珅牵头查办此事。和珅很快列出违禁书目,颁布天下。江西巡抚海成,拟斩候。江西藩臬两司,督查不力,难逃其责,削职为民。两江总督高晋,降一级留任。

在封建王朝,帝王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名字,老百姓必须是避讳的。自古如此,王锡侯作为一个文化人,岂能不知道?但是他写的是一部字典,怎么好避讳?再者说,王锡侯也是好心,恐怕年轻人不知道避讳,提醒年轻人,才在书中书写。实在没有做大逆不道之事。

乾隆皇帝一向对避讳的事也是极度宽容的,“避名之说,乃文字末节,朕向来不以为然,也不刻意那些新进之后及村野无知者避讳。”

然而和珅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杀鸡给猴看,显摆自己的威风,便挑拨乾隆皇帝大动干戈。

海成被斩了,和珅的目的达到了。他的权威也在这次处理海成的事件中第一次表现出来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就是官场的生存法则。你不小心,一旦站错队,想在你头上捏撮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海成的事告一段落,和珅本该好好地舒一口气,泡一杯好茶,好好惬意一番,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事难料,他也出事了。

和珅,他究竟能出啥事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