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古董行里的一个忌讳(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将古董带到香港的古董商人,除了乔迁的那些汉俑以外,其他的上点档次的古董统统的都是弄到了富豪俱乐部的专业的展区了。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现在这一块子冈佩,它若是放在地摊上,那价格也就是在几千上万,但是它的实际价值可不止这些,在富豪俱乐部里它的标价是二十万,价格翻了几翻。

而且,富豪们的购买能力是无庸置疑的,他们遇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往往就是一掷千金,毫不吝啬。

一天下午,孙富和华有为相约到俱乐部里去看东西,当然存放这些东西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是一个酒店了,而是潜水湾的一个别墅,这个别墅是郑渔夫拥有的,暂时借给富豪俱乐部使用。

用句曲径通幽来形容这个别墅的话,一点都不算过分,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一片青翠如翡翠一般的竹林,竹林内就是这样一所乳白色欧罗罢风格的别墅,如同世外桃花源一般。

之所以铺一个小小的鹅卵石路,那是因为郑渔夫想锻炼身体,因为鹅卵石路根本不能开过去汽车,要步行过去,既然是步行,那当然就锻炼身体了。

今天又可巧了,郑渔夫这个老家伙居然没有来,孙富和华有为高兴的不得了。

郑渔夫这个人,对古董怎么说呢,他喜欢评论古董,而且。 一般是把某件古董评论的一无是处,让人很受打击。

比如有一次,孙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到了一个乾隆御笔亲写地一个诗帖。 传到现在也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算得上是一件比较珍贵的古董的。但是,到了郑渔夫的口中事情和有点变味了。

他给这个乾隆诗贴的评价就是:“乾隆老儿写了不少的诗,七万多,甚至和唐朝所有地诗人的诗加起来差不多了。

他能有多大地本事,写那么多诗。 难道他皇帝不做了,专门闲下来写诗不成。 还不都是他的手下吹捧他的。

退一万步讲他写了七万多诗又能怎么样。 但是。 怎么不见有一广为流传的,我孙子都会会骆宾王的《咏鹅》可以那小家伙现在还不知道乾隆的诗是个什么东西。 ”

在这里面郑渔夫显然是偷换了概念了,他说的是有一定地道理,但是,现在看乾隆的御笔诗贴,很大程度是是因为他是一个帝王,而不是他写的诗能有多么的优秀。

诗歌的好坏。 和这件诗贴的价值并没有多大的联系。 因为它是一个著名的皇帝写地,在皇帝里面,乾隆怎么都算是明星大腕级别的皇帝了。

所以,郑渔夫讲的没有错,乾隆皇帝的诗写的是不怎么地,比不上小纳兰写的好。

但是,人家是皇帝,所以。 乾隆地御笔诗贴还是相当的有收藏价值的,它做为一个古董存在,过上一两百年,价格一定是不小纳兰的更高一点。 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事实,而郑渔夫那叫抬杠。

因此郑渔夫不在的话,孙富和华有为两个人都是如释重负的感觉。 可算是安静了下来,

买古董,和买别的东西不一样,一般都没有搭帮的一说,那是一个完全的独立地行为,因为两个人若是一起去买古董地话,买不到好的古董地话,那自然就是没有什么了,但是一旦憋宝成功,你说古董应该算是谁的。

在民国的时候。 就曾经有书生张生李生去古玩市场买古董。

结果。 还真让两个人给碰到了,买了一个永乐年间的官瓷大彩盘。 结果,其中张生好心计,看盘子值钱,于是起了单独占有这个盘子的心思,就下毒手将李生给害了。

这件事情在三年以后,张生的一次酒醉以后才败露了出来。 这也是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故事。 警惕世人。

因此,去逛古董的时候,通常都是单独行动的。 就算是请人掌眼,一般也是把古董买下了以后的事情了。

除非是大生意,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买古董还请个专家跟在自己后面。 当然,大笔的生意请个专家鉴定一下真假那虽然是例外了。 不过这个时候专家做为中间人那是有很大的利润可拿的。

虽然人到了华有为和孙富这个级别,已经不太可能因为一件古董而产生深刻不愉快了,但是,两个人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在别墅里面各自的去看古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