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94章 初级社(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看着两个人都若有所思,赵芹也就知道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就不给她们说了,说了她们也理解不了。仔细想想,大概就是张教授的信递上去之后,就已经有人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只是,国家发展,需要高水平,高学历人才,这是主要矛盾,而高考已经成为部分特殊人士,特殊家庭的晋升渠道,这个是次要矛盾,在找到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之前,暂时只能接受次要矛盾的存在而已。一旦有了新的人才培养办法,那么次要矛盾就升级成了主要矛盾。这些东西就不要给两个人说了,但是她却没想到,这件事根本不是两个小丫头这次回家的主要原因。

“怎么,这件事基本明白了吧,还有什么问题吗?”赵芹想尽快刹车,这个话题不宜细谈。

“还有一件小事,我们的内部资料上出现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及了分产到户的说法,还说了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们俩在这件事上有点分歧,妈,你觉得到底哪种观点对啊?”

听到这话,赵芹头都炸了,这个公社化和分产到户,集体和单干从年初的大会就开始讨论,7000多人包吃包住的开大会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但是也只是最后形成了一个坚持公社化,坚持工业化,大家求同存异,因地施政的草案,那么多大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问她一个小小的厂办主任,是不是太看的起她了。但是不说又不好,看着两双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她也不好什么都不说,“你说的这个问题,上面也在讨论,估计就是有分歧才出现到了你们的内部资料中,你们不要在里面牵扯太多精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你们在这些方面不行。”

先是打击了一下两个人,赵芹才接着说,“这件事虽然我有我的观点,有我的看法,但是呢,具体哪个更好,你们需要自己去琢磨,我就给你简单说说,当年的合作社是怎么来的,你们自己分析就行。”赵芹是坚决反对包产到户和单干的,她在厂里的时候也多次和厂里的另外三个人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车间包干制绝对不能实行,就算是隔壁红星厂决定执行,他们也不掺和,估计就是他们愿意,总厂顺便让他们做个试点。工人作为最先进的群体,必须用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集体主义坚决不能放弃,但是对于赵鑫来说,她们两个的工作环境不一样,思想不能强加上去,再说了两个人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两个人听到之后头点的跟磕头虫似的,只要知道了怎么来的,基本上也就知道了哪一种更好,或者说更合适。“你们知道察哈尔吧,曾经有一个县,也是最早彻底贯彻原本土改的地方。”

听到这里,两个人就都明白了,现在的学校并不是不学历史,反而这些东西无论好坏,都会出现在书本上,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大家都很敢于承认,赵芹说的这一次土改,两个人都见过,可以说失败的非常彻底。怎么呢,管理不到位,地是按照人口分的,但是每家每户的人口质量可不一样,有些人家,青壮去打鬼子了,家里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有的家庭,怕死,全家都在,结果却出现了坏人欺负好人的情况,甚至这些人还出现了兼并土地,成为新的地主,很新奇的事情。这一次的失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甚至有人总结,在大家的思想,精神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前,土改要暂缓执行,想想都可怕。

赵芹见两个人都知道这件事,也就不在这个方面多说了,“所以呢,后来引以为鉴,以后得分地过程中,以及分地之后实际上仍然才用的高压政策,没有压力,这种事情只会卷土重来,这一点你们明白吧?”

“明白,明白,就是为了防止男人有了钱就变坏……”赵鑫回答的倒是挺积极,但是却让赵芹眉头大皱,什么叫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小丫头到底整天想的什么,这以后还怎么结婚,还是受她爹影响太大了,以后还得抽空和她说说。

但是现在很明显不是干这个的时候,一来她确实还小一点,才16,而且她的工作也决定了她未来的另一半也不会太简单,只能是等以后有机会吧,想到这赵芹也埋怨这些作家和剧作家,你说你们好好的写文章,写剧本不行吗,非得写悲剧,好好的夫妻生活不是人渣就是算计,弄的她都不敢带着孩子出去看戏了。她现在还不知道,等再过几十年,写小甜文是要上会批评不严肃的,现在的环境都是比较宽松的。

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她们说清楚这两只猫的事儿,“你们也知道,这种高压是不能长久执行下去的,长期这种压力肯定会出事的,对不对。另外另一个问题来了,咱们国家开始发展工业了,到处都是工地,需要临时性的建筑工人,这些工人从哪里来,只能是由农民进行转化,这些人只是临时进工地打几年工,不能长期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肯定不能说是收回他们的土地吧,家里没有了青壮年,难道说还要继续让土地抛荒吗,再加上当时各种大型工具,大型牲口全都分到了个人,这些东西可就不能充分利用了,这不就是浪费资源吗?所以就有了初级合作社,暂时比种地的临时工,可以把地流转给社里统一经营,然后,按照约定获得一定的粮食或者钱,明白了吗?”

“就是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对吗?”到了这里,何雨水也基本上明白自己想的那些东西的可笑之处了,分地三十年之后,大量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行业,农田进行流转,形成规模化作业,实际上就是和现在的初级社一模一样,只是经营主体由国家变成了国家引导下的资本,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历史真的就是一个圈。

“这只是其中一点,更多的还是要解决大量因为连年战争而失去劳动力的家庭。初级社有了,后面为什么要有高级社呢?”

“嗯……地不够分了?”这个时候的赵鑫其实已经蒙圈了,她只知道合作社和公社,什么初级社,高级社,她听都没听过,就一个合作社,还是因为大院里贾家就是因为出现了合作社,日子才一落千丈的,否则贾家还依然是大院里的大户人家。没办法生活在城里,她看报纸也走马观花的,再说了高级社和初级社,在报纸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律用合作社代替的。

赵芹楞楞的看了看赵鑫,我果然就不应该对你保持信心,就这能耐,让人卖了还得帮忙数钱呢。“为啥出现高级社,人多了都不够分的,只是其中一点,甚至说都不是重要的一点,当时增加的人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生儿,这个通过地方调整还是能完善的,另一部分是由于战争结束,而离开部队的军人,这些人有三北三南集体农场,安顿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当时主要原因是占地,大量工厂投入建设,势必要占用土地,占谁的呢,占了之后怎么补偿,补偿少了,被占的不愿意,补偿多了,没被占的不高兴。该有土地得浇水吧,修水沟,建水库的占地怎么解决,有的时候一次性协调的就不是一个村,一个乡了,远的不说,前段时间上报纸上写的红旗渠开工的消息,你觉得在当时这么大的压力下,就靠初级社,能完成协调吗?”

喵喵喵,红旗渠开工了吗,60年开工的,两个人都知道,但是在这个世界没听说啊,什么报纸上写的,难道说我们就这么孤陋寡闻了吗,这可是被称作世纪天河,现代版京杭大运河的工程,不应该没有啊?实际上,这个项目一开始的重视程度根本不够,为啥以为现在到处都是这种水利工程,当地对于这个项目的难度估算不足,一开始的计划是,上七万人,一人一天挖一米,三个月完工,根本没当回事,当时只有一家地方性报纸详细报导了这件事。

只是操作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上了四万人了,仍然没有看到人在哪。全县只有技术人员二十八个(有说是水利技术员二十八个,但是今年十一我去旅游的时候,现场讲解说是全县一共二十八个技术员,包含其他方向,我也不知道谁真谁假,自驾去的,开车都费劲,真不知道当初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从纪念广场一路开到了石城镇,只能说当地开发的真挺一般,有些路离红旗渠太远了,沿途也没啥玩的,很多地方需要爬山,边走边玩,走了整整一天,如果有去的可以去几个景点看看就行了,走全程没啥意思,要是徒步的当我没说,我碰上了,带孩子来的,说是让孩子在国庆节感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全程60公里左右,腿脚快的一天到一天半就行。)最高学历中专,原材料严重不足。为了打赢持久战,自己建石灰窑,自己学习烧水泥,没有技术员就自己送人去各单位学习,委托培养。赵芹能看到这个消息,是称赞他们这种自力更生培养技术人员的行为,和这个工程没啥关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是十年后的产物。现在都可以说,就是在修的林县,他们也想象不到他们到底创造了一个什么工程,自然也不会有相关大报去写这件事。

赵芹在一个大厂,一两万人呢,什么报纸都需要定一点,各方面的信息都要看看,赵鑫所在的是什么单位,一个远离总部的小研究所,一两百人到天了,怎么可能订这么多报纸,更多的就是总部整理完之后,以内部资料的名义下发,一个连地方都不觉得是件大事的新闻,怎么可能出现在她们单位的内部资料上,所以赵鑫根本就没有见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