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白水洋:临海有个小香港(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先是把豆子磨成粉,然后加水做成基础的豆浆,放进锅里煮。煮开了之后,上面还飘着一层诱人的“奶皮”,豆香四溢,那个味道,比我们早上用豆浆机自己磨出来的纯豆浆还要香,截止到这个时候为止,这个豆浆都是可以喝的。

然后用纱布进行二次过滤,倒进特制的卤水,点一下,五分钟之后它就变成了豆腐脑。“豆腐脑”装进木制的容器里,静置之后就做成了白水洋豆腐。

如此的纯天然、高营养,吃过一次,回味至今。

虽然白水洋豆腐已经非常有名,但是吃过白水洋这么多美食之后,我发现白水洋还有很多好吃的都应该很有名才对,我们接着说。

4

白水洋馒头。

说实话,在临海旅行之后,我深深地怀疑临海人的祖先是从中原以北的地方移民过来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浙江人是不吃馒头,只吃米饭的,但是馒头这个东西在浙江临海却是人们的主食。

白水洋的馒头名气其实也挺大,和前面说到的14.日鸡蛋一样,看起来和普通的馒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它有多好吃。

当把这个馒头掰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层一层的,看起来很泡很暄软,可是吃到嘴里是很筋道的。那个面粉的口感非常原始,可是后劲儿甘甜、回味悠长。

这个味道很难形容,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人吧,相貌普通也不被人注意,但是当他一开口说话,就会立即“抓”住你。所以我只能形容白水洋馒头是一种“有气质的馒头”。

临海人把馒头做出了很多的花样,比如说猪油红糖馒头,香香的油混上纯纯的红糖,吃下这一个,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很好。

还有长长的红糖馒头。这种馒头做出来有一个手臂那么长,然后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大家分着吃,红糖的口感渗入到面粉的每一个细胞里,入口即化,吃进肚子里的感觉踏踏实。

5

白水洋油圆。

这是一种只在路边小吃摊上卖的食物,它可以是白水洋的人民的一顿早饭,或者是闲暇时间打打牙祭的一个小零食。

用稀稀软软的面糊糊靠着油温做成一个“容器”,把切好的豆腐,葱花,还有萝卜丁装进去,再把它用面糊封口,然后放进油里炸。炸熟了之后就变成一个菜团子,吃起来非常非常地香。

这有一点点像之前在温州吃到的灯盏糕,大概江浙沪人民的美食都是相通的。

也许它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人们却那么地爱它,这就是白水洋美食的魅力。

6

白水洋垂面。

你可能想不到,当我们吃一种美食的时候,它背后都经历了些什么样的复杂程序;在我国茫茫土地上,有多少藏在人间深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机械化代替手工而渐渐地失传于世。

白水洋垂面,从表面上看,就像是细细的挂面那么简单普通,却万万想不到它是一种经过12道工序、3次发酵,历时18个小时打造出的纯手工的“面条中的极品”。

先是把和好的面切成粗块,接着一个人把它搓成拇指粗细的条状,然后另一个人把它盘进大大的盆里,然后放在那里醒着,要至少省一个小时。

接下来,就要用到这个“签子”,就像我们吃烤肉的那种棍儿。

把手指粗细的面,一根一根缠到两根棍儿上,在缠的过程中,面会变得更细,我把它称为“两根棍儿的面食艺术”。

然后,挂在那里接着醒。

一个半小时之后,这个面会变得像皮筋一样有弹性,这时候通过人力把这两根棍儿有节奏地撑开。面条会变长,但这不是最后一道工序。

最后,把撑开的面条挂到一人多高的地方,让它自然垂下,在这个过程中,面会越垂越长。18个小时之后,面条会像针一样地细,并且会变硬,这时候就可以把它收起来、下锅了。

这种面条做出来之后细如丝,白如玉,可是万万想不到它居然没有放任何的添加剂,连酵母都没有,只加了盐。

垂面,发酵的过程纯粹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时间不足不好吃,手工不到位也是不好吃的,这种产自临海西北山区里的面条,一度在市面上形成供不应求的一个状态,就是它的制作太麻烦了,以至于跟不上卖,所以到了临海,如果你能吃到正宗的垂面,那就真的是有福气了。

成品的面条味道非常地绵软,深受老人、孩子和孕妇的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是一个传统、一种表演形式、一份仪式,或是一项手工艺技能。在工业化的时代,人们已经不爱用手工去做东西了,所以有很多非物质文化的技艺已经失传,而临海人至今还保留着靠手工和耗时间来做美食的传统,这真的非常难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