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3章 新任知府陈师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153章 新任知府陈师泰

八月三十日,新任苏州府知府陈师泰到任。

知府里的衙役早就把府衙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着新任知府的到任。陈洪谧及他的家人几天前就搬走了,由官府安排在一家客栈里,待与陈师泰交接后,就离开苏州赴登莱。

按新官上任的习俗,新官上任必须从东门进城。在明代,所有官员的幕僚都由官员自己带过来,陈师泰也不例外,除了他的妻子、孩子外,他带的属僚从衙官到佣人,足有80多人,坐满了整整一艘船。

陈师泰的船从胥江进入运河后,从城南运河绕道到葑门。

苏州城东的“葑门”起初称为“封门”。由于苏州城东多水塘、湖泊,盛产茭白,在古代水产作物“茭白”称为“菰”,也作“葑”,因此苏州人就将位于苏州城东的“封门”改称为“葑门”,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后世。

明代苏州城东除了东南处有一座“灭渡桥”(今称觅渡桥)外,城东的老百姓要进城的话,要么绕道灭渡桥进城,要么靠摆渡船进城,因此“葑门”也是苏州城东重要的水路码头。

陈师泰坐船到了城东,再从葑门入城。曹毅明、蔡福南、浦百龙率府衙各房典吏、各县县令及苏州的富绅在葑门城门口等候着。

陈师泰上岸后,曹毅明把到场迎接的苏州府各典吏、各县县令、苏州城的富绅介绍给了陈师泰。当介绍到刘云龙时,陈师泰见到这么一个小伙子竟然是苏州首富,有点不敢相信。

刘云龙也注意到,陈师泰也很年轻,年龄也不过是30多岁。

陈师泰是崇祯二年(1630年)的举人,今年才35岁。陈师泰率众进城后,并没有直接到府衙,而是根据朝廷规制先来到郡庙前街(今景德路)的城隍庙,进庙烧了一柱香。

苏州城隍庙始建于宋代,原址位于苏州城西南,元军进攻苏州城时,城隍庙毁于战火。洪武三年(1370年),苏州人在三国东吴时期周瑜的古宅地新建了城隍庙,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吴县、长洲县在苏州城隍庙的左右两翼各新建了吴县城隍庙、长洲城隍庙,因此郡庙前街的城隍庙是集苏州、吴县、长洲一府两县城隍庙的大建筑群。在后世,城隍庙工字殿是全国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明初城隍庙古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唯一保存的较完整的明代早期店堂建筑。

陈师泰进完香就留在了城隍庙,他的眷属直接去了府衙。

陈师泰今晚还不能去府衙,他得独自在庙里的柴房独睡一晚,明天才能正式上任。曹毅明陪陈师泰留在了城隍庙,向他介绍着苏州府的有关情况。

天亮后,苏州府众官员来到城隍庙。陈师泰看到苏州府各典吏、各县令到后,就率各官员祭祀城隍爷。

祭祀完毕,陈师泰走出城隍庙,上了轿子,向东走到卧龙街(今苏州人民路),沿着卧龙街去往府衙。沿途府衙的皂隶们排好了仪仗,吹鼓手们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来到了卫前街口,再往西到府前街。从东往西到府衙,这叫“紫气东来”。

队伍到了府前街后,往南兜了一圈,轿子才回到府衙门前,这叫“兜青龙”。

府前街上站满了来观礼的人。

陈师泰下了轿子,在府门前整理好衣服,双膝跪下,三叩首后,进入府门。

陈师泰进府门后,看到府内有2位官员在等他,经曹毅明介绍,陈师泰才知道这2位官员是苏州巡抚黄希宪、前任苏州知府陈洪谧。

黄希宪是巡抚,官职在陈师泰之上,不需要去葑门、城隍庙迎接陈师泰,他今天到场是主持新旧苏州知府的交接仪式。

陈洪谧升任登莱副使,官职也在陈师泰至上,只需在府衙前等候陈师泰就行。

陈师泰来到黄希宪面前,跪拜巡抚大人后,再与陈洪谧作揖示礼。

待陈洪谧回礼后,黄希宪对陈洪谧说道:“陈大人,你把府印拿出来吧。”

府印并不在陈洪谧的身上,而是由衙官赵永忠拿着的。陈洪谧升任登莱副使后,赵永忠将随陈洪谧去登莱。

赵永忠听了抚台大人的话后,就双手捧上苏州府府印。

陈洪谧对陈师泰说道:“陈大人,我把府印交给你了,请你拿好。”

陈师泰的衙官姚文琦从赵永忠手里接过府印后,把府印高高举起。

陈师泰对陈洪谧说道:“谢陈大人。”然后跪在地上,朝府印叩了4个头,这叫“拜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