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7章 婚礼(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187章 婚礼

十二月十七日上午,刘云龙坐着插满彩旗的迎亲船来到了木渎。

船刚进木渎镇,迎亲人员(即娶亲人员)就放起了炮仗,通知黄凌波家的送亲人员,我们来迎亲了。黄凌波家的送亲人员听到炮仗后,立即也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和炮仗,告知迎亲人员,一切准备就绪。

船到码头后,迎亲人员给所有来观礼的亲戚、朋友、街坊分发了枣子、花生、糖果。

这个糖果是刘云龙不久前才让糖坊生产的奶白糖。以前的糖果都是用饴糖做的硬糖。嘉靖年间出版的《本草蒙筌》中就有饴糖的制作方法介绍。不过,现在苏州大量采用红薯饴糖来做糖果。

大华公司生产的奶白糖,闻着就有一股奶香味,口感柔软细腻,味道香甜。

到了黄凌波家后,黄丽菊的七大姨八大姑们及她们的孩子们堵在门口,向刘云龙讨喜糖、讨红包。等他们都拿到喜糖、红包后,刘云龙才得以进门。

迎亲人员接着把礼盘抬进了黄凌波家。

苏州地区迎亲,一般要六个礼盘,盘里放上蒸糕、枣子、红蛋、一对鸡、两条猪腿、两条鱼。刘云龙这次准备了16只礼盘,有香烟、糖果、丝绸、棉布、皮鞋、黄酒等。

刘云龙进门后,正在陪着黄丽菊哭的岳母从内室走了出来。

黄丽菊母女俩在内室哭,并不是受到了什么委屈,而是苏州地区嫁姑娘的习俗,叫“哭嫁”。

黄丽菊从早晨起床开始就得哭,一哭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二哭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尽子女之孝,三哭从今以后再也不能受到兄妹的关怀之情。哭诉的内容主要是怀念父母、兄妹对自己曾做过的事情,比如梳头、做饭、穿衣等,从中倾诉对父母、兄妹的依依不舍之情。

在女儿哭嫁时,女方的母亲要陪着女儿一起哭。出嫁姑娘的母亲陪着哭,主要哭诉女儿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希望女儿一辈子记住父母的爱,劝女儿嫁过去后,要与女婿相敬如宾,这样才会有美好的生活,寄语女儿要孝敬公公婆婆,也希望亲家能待儿媳妇亲如己出。

刘云龙拜见了岳父母和黄丽菊的大娘舅。刘云龙的大舅子黄邦国代表女方向刘云龙回敬了三次茶,俗称“三道茶”,然后把女方的长辈一一介绍给了刘云龙认识。

刘云龙一边跟着黄邦国喊着那些亲戚,一边接过他们送过来的“改口费”。按照苏州习俗,男女双方结婚时,男方或女方的长辈要给新郎官、新娘子“改口费”的。

黄邦国介绍完亲戚后,刘云龙和迎亲人员坐了下来,黄凌波家的帮佣们给迎亲人员端上了“喜团”、莲心。大家一边吃,一边耐心等待新娘子从闺房出来。

此时,新娘子黄丽菊在闺房化妆、开面。旁边有2个陪嫁丫鬟也在梳妆打扮。

古时候,女孩子出嫁前是不能剃掉脸上的汗毛的,只有到了结婚那天才可以剃脸上的汗毛,这叫“开面”。开面通常是由1个有经验的“开面”妇女用2根棉线把脸上的茸毛绞尽。平时“开面”妇女给一个女人开面只收取20文左右的铜钱,但像结婚这样的日子,“开面”妇女至少可以拿到1两银子的“开面费”,这叫“喜钱”。

黄丽菊原本没有丫鬟,黄凌波考虑到刘家是大户人家,自家女儿嫁过去后,要是没有陪嫁丫鬟会掉身价,因此就买了2个丫鬟。这二个丫鬟叫阿娟、阿雯,阿娟16岁,阿雯15岁,都是从河南随父母流浪到苏州来的。古时候的丫鬟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作为陪嫁丫鬟的话,还要侍寝,如主人看中的话,可以收为偏房。

迎亲人员在女方家坐了一会儿后,黄丽菊终于头罩大红布,在阿娟、阿雯的搀扶下,走出内室。

黄邦国看见妹妹出来后,就背着她,出了门,坐上了轿子。

按照苏州习俗,女孩子出嫁时,是不能自己走出家门的,要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把她背出家门。没有亲哥哥、亲弟弟的话,就有堂哥、堂弟来背。

迎亲的轿夫们抬着新娘子出了门,上了船。

新娘子从轿子里出来,换上夫家给她准备的新鞋,走进了船舱。

站在船上的黄丽菊娘家人看见黄丽菊换好鞋后,就把她脱下的鞋子捡了起来。

按照习俗,娘家的旧鞋子是不能带走的,因此黄丽菊的亲戚得把旧鞋子拿回家。

迎亲人员把黄丽菊的陪嫁也一件一件搬上了船。首先是子孙桶,然后是棉被、褥子、箱柜、饭碗、铜器、锡器,最后是用青布包着的系着红头绳的“万年青”。子孙桶里放着红蛋、枣子,意即传宗接代。褥子里也放着红蛋,到了夫家后,可任由小孩抢摸,以示吉利。

待送亲的人员都上了船后,船工用竹篙把船推到了河中心。

竹篙推船时,也有规矩,竹篙不能搭水,而且不能推第二篙,意思是要新娘子一心一意在夫家,不能拖泥带水。

船离开码头后,黄凌波家的帮佣用脸盆向地上扑了一盆水,意思是“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不能回头。

蒸汽机船加大马力开往城里。

由于苏州人迎亲有个规矩,迎亲队伍必须从东面进门,因此船在盘门西大街靠岸后,一路吹吹啦啦,沿着梅家桥弄一直往东走到卧龙街,再向北走到书院巷,从书院巷折返往西走到盘门东大街。

迎亲队伍刚刚走进盘门东大街,在门口等候着的人立即放起了鞭炮、炮仗。此时有戴孝的、不是原配夫妻的人必须回避,否则会被视作不吉利。

待花轿落地,迎亲人员用稻草在门口燃起了火堆。

按规矩,新娘子离开娘家要由哥哥、弟弟来背出门,新娘子进夫家,要由新郎官背进家门。

黄丽菊从轿子里出来后,刘云龙背着黄丽菊跨过了火堆,进了家门。意思是今后无论刀山火海,夫妻都要同心。

黄丽菊进门后,夫家给她端上一盘糕团、花生、枣子,意在让新娘“尝甜头”。尝完甜头后,在司仪的主持下,与刘云龙一起拜天地、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

刘云龙与黄丽菊对拜后,有人拿来一条红绿巾。刘云龙、黄丽菊各拿着红绿巾的一头,刘云龙在前,领着黄丽菊退着进了新房。

新房里的婚床上,刘云龙的大娘舅已为他们铺好了新被子。

苏州人结婚有个习俗,外甥结婚时,婚床必须要由娘舅来铺床。

外甥结婚那天,负责铺床的舅舅除了出喜钱外,还要准备“铺床盘”,盘里放上桂圆、枣子、团子、糖果、甘蔗等,即使普通人家,做舅舅的通常也要花费几两银子。

在后世,苏州人结婚时,负责铺床的舅舅准备一副“铺床盘”,至少要花费1.5万—2万人民币。

为啥外甥结婚,做舅舅的得破费很多呢?这跟苏州人的观念有关。苏州人认为“天山老鹰大,地上娘舅大”,所以婚床要由娘舅铺床,女方送亲时,要为“送亲娘舅”单独开一桌。今后,家里兄弟几个结婚后分家时,也是由娘舅主持分家的,自家的父母还做不了主。

黄丽菊进了新房,要到了第二日才能出门回娘家,这叫“回门”。因此新房里也放了一桌酒菜,外面即使闹翻了天,新娘也只能在新房里待着。而刘云龙要等晚上客人散去,才能回到新房,挑起新娘的红头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