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九、脑心肌炎(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引起的多种脊椎动物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和鼠等啮齿类动物呈现急性心脏病的特征,近年来还证实本病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在人可呈现轻度脑炎症状。

1960年,巴拿马首次从急性死亡猪脾脏和肺脏分离到病毒。此后,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古巴、加拿大、意大利、希腊、瑞士、比利时和塞浦路斯多次暴发流行,引起严重经济损失。我国于2007年在发病猪群中也发现脑心肌炎病例,并分离到病毒,但常表现为亚临床感染。

【病原】

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属于微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心病毒属(cardiovirus)。

根据毒株的来源,分别被称为门戈(mengo)病毒、哥伦比亚-SK病毒、mE病毒和小鼠脑脊髓炎病毒(mEV)等,这些病毒合称为脑心肌炎病毒组。它们彼此抗原性相似,但生物学特性各异。

本病毒粒子直径约25 nm,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33~1.34g\/cm3。本病毒基因组为单股RNA,编码一个前导蛋白,被病毒编码的蛋白酶3c和2A切割成病毒蛋白,虽然病毒抗原性稳定,但不同流行毒株衣壳蛋白Vp1遗传变异性较大,致病性发生改变,但从猪和啮齿动物分离的毒株变异性较小。

本病毒能在鸡胚中增殖,并在72~96h内引起鸡胚死亡,也能在鸡、小鼠、猴、仓鼠、猪和牛的胚胎细胞或其他细胞培养物中生长并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病毒可凝集豚鼠、大鼠、马和绵羊的红细胞,这种血凝作用可被特异免疫血清所抑制。

本病毒抵抗力不强,但能抵抗乙醚,在ph3.0稳定;干燥后常失去感染性;60c经30 min可被灭活。

【流行病学】

本病毒分布较广,易感动物较多,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中都分离到该病毒。

哺乳动物中,宿主范围包括啮齿动物、猴子(甚至非洲黑猩猩)、大象、狮子、松鼠、猫鼬、浣熊和猪,但以啮齿动物易感性最高,人也可感染。某些动物感染后后果严重,如动物园里的狮子因食用本病毒感染而死亡的非洲象的尸体,最后死亡。带毒鼠类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和尿液向外排毒,污染饲料、饮水,是猪感染的重要传染来源。病猪可以短期内排毒,仔猪摄食被污染的饲料及饮水以及患病或病死的啮齿动物而感染。

实验证明妊娠或分娩母猪还可经胎盘或哺乳使仔猪感染。实验感染猪死亡后,可从许多器官分离到病毒,但以心肌含毒量最高,肝、脾等次之。人类感染可能来源于患病的动物和鼠类等储存宿主,但其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

20周龄内的猪常可发生致死性感染,尤以仔猪更易感,大多数成年猪为隐性感染。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饲养管理条件及病毒株毒力的强弱而有显着差异,发病率的范围为2%~5%,病死率最高可达100%。本病无季节性,但秋季多发。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猪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4d。

病猪出现短暂发热和急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病猪没有见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时见到短暂的精神沉郁、拒食、震颤、步态蹒跚、麻痹、呕吐或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常在兴奋躁动状态下死亡。

死后剖检,病死猪腹下皮肤呈蓝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水,肝肿大,肺和肠系膜水肿。

心脏软而苍白,右心室扩张,可见心肌炎和心肌变性,心室散布白色病灶,偶尔在病灶上可见白垩样斑点,有的呈纹状、圆形。肺充血水肿;胃大弯水肿。脾脏萎缩,比正常脾小一半。

组织学检查可见心肌变性、坏死,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少数病例偶见轻度的弥漫性亚急性脑膜脑炎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