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章 武术家(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二、七十二艺。佛家气功,乃是佛家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只用于硬气功,更是佛家气功绝学的代表——佛家七十二艺。佛家功夫的深浅,从其中的表现可以得知。

功夫界有句俗语:“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或者说“内练一口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修炼功夫不仅仅注重外在的力量和技巧,更需要培养内在的精气神。而要达到从精到神的境界,必须经历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的过程。这也说明了气的重要性。佛家功夫更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即禅武如一。

然而禅和武本是截然不同的东西,禅是意识的,武是肉体的。如何将禅和武合二为一?佛家的六合理论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即外三合和内三合。其中,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可见,气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打拳练功中,常常有这样一句话:“气沈丹田“。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重要的理念,即气的运行要集中于丹田。丹田是人体的重要能量聚集点,通过集中精气于丹田,可以提高气的运行效率,从而增强身体的力量和抵抗力。

中医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的原因都是因为阴阳失调。这里的阴阳指的是阴阳二气。而治疗原则和健康标志则是阴平阳秘,平衡阴阳。反映到脏腑上,则是心肾相交。心肾相隔甚远,只有通过气的流动才能达到良好的交流。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都是为了促进气的流动,从而实现健康的目标。而气功导引则是更快、更直接地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佛家气功将禅武医三种修行方式联接、通向一体,成为了一条捷径。它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健康法门和先秦禅修的简便方法。通过佛家气功的修炼,人们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然而要成为佛家气功的修炼者,并非易事。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只有如此,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修炼。其次,需要有正确的指导和方法。佛家气功并非是一种独立的修炼方式,而是需要在佛家的教导下进行。因此,只有找到合适的导师,学习正统的佛家气功才能事半功倍。

佛家武术七十二艺,是一套综合了禅修、武术和医学的修行方法。它不仅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功夫,更重要的是,通过修炼气的运行,使人们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下,人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生活。

总之,佛家武术七十二艺是佛家气功绝学的体现。它通过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的过程,将禅修、武术和医学融为一体,帮助人们实现身心的平衡和提高。对于追求健康、修身养性的人们来说,它是一条宝贵的修行之路。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条美妙的旅程吧!

打坐(即静功):在喧嚣的世界中,许多人渴望修行,他们向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而打坐,便成了许多修行者极为钟爱的方法。然而,许多人却苦于无法找到正确的方法,结果杂念纵生,昏昏欲睡,无法持续下去。因此,消除杂念是打坐的前提,为此我们可以归纳几种方法。

首先是呼吸入静法。利用呼吸来消除杂念,进入内心的宁静。其中有数息法和随息法。数息法是从1到10数呼吸,不能有杂念,如有杂念则重新从1开始。一直重复下去,直到数到10没有杂念,则不再继续数下去,因为已经达到了入静的状态。随息法则是意识随着呼吸,观想意守呼吸,使思绪不再纷乱。

其次是观想入静法。观想可以分为内景和外景两种。内景是观想身体的某个部位或穴位,通过观想来减少杂念。然而有些人对内景观想比较敏感,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因此,也可以观想外景,如花、山川、星宿、宇宙等。以少林寺的止观法门为例,通过观想来消除杂念,进入空灵的境界。

再次是真言入静法。比如观音六字真言,通过念诵真言来专注思绪,进入内心的宁静。当打坐的方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能会出现可怖的幻像或诱惑,这主要是因为内心的纷乱过重。而通过真言入静法,可以将这些幻像化解,达到心境的净化。

第四是体感入静法。通过身体的感知,使自己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减少杂念的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姿势,感受身体的放松与舒适,进而进入内心的宁静。

最后是观师默像法。这种方法需要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通过观察师傅的默像,来达到与师傅心灵的交流,进入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打坐时,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姿势有双盘、单盘和散盘姿势,而手印则是双手结金刚印,也就是在小腹前两手重叠,大拇指接触呈椭圆形,男性右手在上,女性左手在上。同时,舌扣上腭,腰背放松伸直,面带微笑,眼微闭。

打坐修行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但当我们能够驯服自己的杂念,进入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时,我们将会感受到一种与世界和谐共振的美妙。

只有当内心净化,小我消融于天地山川之间,我们才能进入禅的境界,与宇宙融为一体。让我们抛却浮躁与喧嚣,沉浸在打坐修行的世界中,重拾内心的平静与宁和。让这份恬静温暖持续而长久。

打坐,是修行者追寻心灵净土的一条途径。在静坐的过程中,让我们与自己对话,与宇宙共振。在纷扰尘世中,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生命的真谛,找到生活的意义。

让我们与内心相伴,沉浸在宁静的境界中。打坐,是一种对自己的关怀和呵护,也是与宇宙共舞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呼吸入静法、观想入静法、真言入静法,还是体感入静法,都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助力。让我们带着微笑,与自己心灵对话,与打坐的旅程相伴,寻找平静与自由。

打坐的注意事项: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心灵的不安宁,于是我们寻求着一种静谧的方式,让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而打坐,就是这样一种让我们与内心对话的方式。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增强意识的觉知和内心的平衡。然而,打坐并非一种简单的行为,它需要我们遵循一些特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在打坐时应该尽量用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少用语言概念来做意守对象。形象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内心的变化,而逻辑思维则常常会让我们被思绪所困扰。所以,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形象,比如一团火焰或者一朵花,来作为我们的意守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地在意守与不意守之间切换,避免陷入僵化的状态。

其次,在打坐时观想意守的“火”要注意,要用文火,即不要过于强烈地观察和守护。我们要在观与不观、守与不守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一种轻松又专注的状态。如果我们过于倾注精力在观想上,往往会导致思绪纷乱,产生不必要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以柔和的方式观想意守的对象,像是用文火烧煮一杯清茶,从容而平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

其次,在开始打坐时,即使意念观想不完全正确,也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情况,比如将圆形观成方形,红色观成兰色。在意念观想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追求完美无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思绪引导到一个安静、平和的状态。随着我们的练习,意念观想的准确性也会逐渐提高。

接下来是关于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守定力来决定打坐的时间。刚开始练习时,我们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比如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甚至一小时。重要的是坚持,不要急于求成。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杂念的干扰,很难保持持续的意守。但只要我们能够瞬间就意守观想,就能够建立起持续意守的能力,从而延长意守的时间。

最后,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景象和感受,例如美丽的风景,或者沉浸在某种情感之中。然而,我们不能让这些景象和感受左右自己,不能被它们所动摇。我们要学会保持超然的观照,像是旁观者一样静静地看着,不陷入其中,不被它们所牵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内心对话,找到内在的平静与安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