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9章 纸上得来终是浅 世间纷繁亲眼瞧(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回贵人的话,我们都是落雁坡的村民,落雁坡原是是三姓村落有一百多户,总共三百四十人。

分别是李姓,姜姓和姬姓,逃难时村里分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因为姜姓姬姓本是同宗因此一起上路。

而李姓人多便走了另一路。

我们这些都是姜姓和姬姓的,老三个命硬走到这儿还喘着气,族长就没这个运气,刚出村不久就病死了。”

林沁雪知道这大概是村里族老了,对这些流民自己是有施恩的意思,但主要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天灾人祸,从来受苦的都是这些最底层的百姓,与自己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他们却是不得了的恩惠。

她当然不想当什么圣人,但对于他人的困苦还有最基本的同情。

这三个老人有两个是姬姓,一个是姜姓的。

听他们的意思,这姜姬两姓源出一家,本是华北大族,但族里不和睦导致各支分崩离析。

旁支纷纷出族,有一支便改姬姓,至于嫡支子孙人丁不茂在争夺族产中落败,不得以和姬姓旁支一起先后回到族地落雁坡定居。

两家族老深受打击,深刻认识宗族团结的重要性,所以姜姓和姬姓两支关系极好,这次逃难也一起行动,一路互相扶持。

林沁雪对这些人是有打算的,但听闻姜姓原本也是大族便有些迟疑,看来自己的想法要缓一缓再提。

和几个族老寒暄知道情况后言道:“如今形势几位老人家也清楚,我虽能略施援手,可日后如何老几位有什么打算?

你们不必着急回我,可以在庄子里歇几天想想再说。”

又向黄五吩咐,在空地上搭几个野灶,再拿些稻草做地垫,送些铺盖,就在庄子里先对付几天吧,晚上在送些饼子煮些粥水,黄五应下。

这三人闻言脸上就颓丧下来,今天是应付了,可接下来的日子如何是好。

这几日眼瞅着灾民越来越多,这老天也完全没有下雨的意思,自己村里还有百十口人,还有孩子,这是族里的未来,就算大人全部饿死也要保下的未来。

这几个老人心里暗暗计较是不是找个机会求求主家能不能把十几个小子留下来赏口饭吃。

黄五叫来自己家两个儿子让他们安顿落雁坡村民,自己就带着林沁雪和总管武重信往地里去看看。

这庄子土地不过九百亩左右,但这里地势较平,所以一眼望去所有土地一马平川铺展开去,目之所及全是青黄。

虽说面积不到十顷地,但位置极佳一条大河自庄子旁呼啸而过,当然如今已经断流,只剩河沟子见证历史。

庄子里「天字田」就有三百亩,还有一百来亩的「时字田」(古代田地一说分“天、时、地、利、人、和六种等级”)。

其余都是「地字田」,地字以下竟一亩也没有。

虽说这里没有什么出名景致,可这里算是农户们的天堂了。

毕竟只有能产粮的土地最“亲民”,作为以种地为生的人来说真正的好地方就是能够养活一家老小的地方。

可如今在走在地里中间的阡陌上,地里已经干的变了颜色,就算是庄子里的人再勤快挑水灌溉也没法阻止地里水分的流失。

今夏初收了往年五成的麦子,还没捂热就缴了地租子。

又被县里硬派了三次捐缴换了三张了白条子,说是朝廷有赈灾粮食后会首先派发给有白条子的门户。

庄子上的人家没有办法只能在芒种赶着种些耐旱、生长周期短的玉米、芝麻、高粱、荞麦希望可以在过冬以前多少再打些粮食。

现在看过去地里玉米的叶子全都卷曲,本来也该快有收获的时节了,可没有多少结穗的,许多都是空杆。

就算结了穗的,拨开穗叶也可以看到秃尖,没有几个饱满的。这高粱也是枯黄一片,眼看着是难有收成。

愁啊,对于小黄庄庄头黄五来说,这两年显然是走背字的。

自己原来的主家犯了事,整个庄子都被户部收缴了,好彩没有全部拖出去发卖而是打包赐给了将军府。

这户部官员也是属篦子的,把庄子里能划拉的都划拉走了,就剩下一张张等着吃饭的嘴,除了原来留下的仆户两房,还有的就都是佃农。

黄五不知道什么是好官,但他知道什么是好人,对他而言原主家就是好人,对自己有恩,待下也宽和。

听说发配到云南府了,也就是从前的南诏国旧地。

走的时候自己去送了送才知道,那家里有许多女眷听闻要流配当时就自尽了,几个小的女孩入了教坊司。

而老爷和几个少爷、小少爷拿脚链枷锁串着,一路推搡往前走,黄五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最后走到流放的地方…

他不愿意细想,他只能将自己私藏的五两银子塞到老爷手里望着他们远去。

林沁雪一行走的很沉默,不用别人多说林沁雪也知道今年百姓势必艰难,看着前面有些沉重的背影,看来粮食的问题刻不容缓。

她是个行动派,心中一旦有了方向,就会着手进行,叫来武重信说到:“武叔叔,带上亲卫我们把其它两个庄子走一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