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4章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杨再兴领命而去,刘和面色阴沉。

自古以来的战争,想要以少胜多,想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其实除了阴谋诡计玩弄人心外,无外乎借自然之力。

只要是自然之力,就非人力可阻挡,雪崩、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烈火等等,都是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杀伤的自然之力。

(秀儿的陨石召唤术,属于天外之力了,超出版本,根本无解?????)

而地震、雪崩、海啸、飓风等等,都有些强烈的地域限制和偶然性限制,且不可能为人类所掌控利用。

所以水淹火攻,就成了兵家大能们,最常利用的自然之力。

改变三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几乎都是在火攻中完成。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赤壁之战周瑜火烧赤壁;夷陵之战,东吴纵火犯二代目陆逊火烧刘备连营。

除了这三场着名的大战役,其他诸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等小型火攻战例,更是数不胜数。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大多数都达成了既定的战略目的,完成了以少胜多的目标。这足以看出火攻的妙用,对于战争的帮助有多大。

而水火无情,与火攻齐名的水攻,其杀伤力与火攻同样不相上下。

白起水淹鄢城(今湖北省宜城市),算的上历史中比较出名的水攻案例。在白起之前,有智襄子水淹晋阳(今山西太原)之战,在白起之后,也有王奔水淹大梁(今河南开封)之战,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引水攻城。

但城池不会跑,人却会。

而历史上第一个在野战中,利用水攻的,是兵仙韩信的潍(wéi)水(今山东潍河)之战。

用麻袋装满沙土,提前在河流上游垒砌堤坝,积蓄河水。等到敌军过河或者在河边附近停留时,就掘开沙袋筑就的临时堤坝,积蓄了数日的河水带着滔天之威滚滚而下,再强大的军队在汹涌水流的冲击下都将溃不成军。

韩信用这一招,打败了项羽麾下第一猛将龙且。

而刘伯温与徐庶那不谋而合的计策,同样是蓄水筑坝,以滱水冲击匈奴。

不同的是,刘伯温是在出发去颍川之前,观察了广昌县到常山关之间的地形,定下了这个计策。

刘和为了配合这个计划,与薛仁贵商量之后,几路大军合围,有意无意地将匈奴人的生存空间将滱水边压缩,这才为引滱水淹匈奴创造了条件。

徐庶则是在汉军营中,看了几眼匈奴和汉军所在的位置,就想到了这个计策。

不得不说刘伯温料敌先机的智谋实在谋划深远,也不得不说徐庶勘察地利的眼光独到。

但耶律阿保机显然也不是泛泛之辈。

刘和早在数日前就安排审配在滱水上游,用沙袋筑坝蓄水,准备水淹匈奴离河不到一里之地的营寨。

但七月份的盛夏天气里,暴雨频繁且降雨量很大,本该水位大涨的滱水,却一反常态的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了耶律阿保机这头老狐狸的注意。

连续打退薛仁贵三次试探性进攻,一直等待时机的耶律阿保机惊喜地发现,滱水的水位已经下降到了齐胸的地步,于是果断地命令五千匈奴老弱病残留下拖延汉军,剩下的步卒骑兵,抛弃一切辎重,直接渡河突围。

天之死地,亦有一线生机。

而耶律阿保机显然就从这死局中,抓住了那一线生机。

汉军要蓄水,想积蓄水力淹没匈奴。但积蓄的同时,下游水位下降,人马皆可泅渡,耶律阿保机就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不能说刘伯温的计策不行,只能说对手也不是一般人。水攻之策耗时日久,非一朝一夕可以奠定,不说别的,光那道堤坝,就不是两三天可以修好的。

如果刘伯温还在这里,必然能根据局势做出调整。

但刘伯温毕竟已经离开了中山。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临阵指挥一场大战,就面临如此狡猾的对手,如此糟糕的局面。刘和突然之间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

穿越者无往不利?

真的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小看任何人,都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只希望杨再兴跑的够快,审配掘堤的速度赶得上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