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2章 不肯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船到普陀山,姑嫂正准备登岸,恰在此时,小姑子来了天癸。按习俗,女子此时不清净,不能上山礼佛。

嫂子一见,就借小姑子的短处取笑她,小姑子既惭愧又痛恨:到了山前却来了那事,白费了多年心愿。

嫂子上山拜佛去了,小姑子只能独自坐在船上,静等嫂子进香回来。

快中午了,海水涨潮,很快淹没了船靠岸上山的小路。小船成了海中孤舟,小姑子既饥饿又害怕,只能默念观音菩萨。

正当小姑子孤苦无依的时候,岸上来了一个手提盛饭竹篮的老妇。

老妇向海水中投下石子,小石子见水后就化为礁石,最后连成一条石砌小路。

她踩着小路走到船上,将饭篮子递给小姑子。小姑子刚要问话,那老妇却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小姑子饿得厉害,饭香诱人,没想那么多,先吃了再说。她边吃边念叨,还是普陀山好人多。

傍晚,潮水退了,嫂子下山,踩着刚成形的石路回到船上。

小姑子指着竹篮,感谢嫂子让人送饭。嫂子一听,大吃一惊。她并没让人送饭,谁这么好心呢?

嫂子突然想起,临下山前,她拜别莲花座上的菩萨时,看到观音衣裙湿漉漉的,当时还以为佛殿漏雨了呢。

这时想起来,她才知道,原来是观音有感于小姑子的诚心,显灵送饭来了。

从此,姑嫂俩停船的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短姑道头”,有人还修了三间尼庵。

如今,观音菩萨扔石子形成的小道,历经千年狂风巨浪,依旧丝毫无损。

伫立在这条海边石径,遥望远处的海洋,凡三仿佛看到姑嫂二人,奋力摇船渡海来朝的身影。

那一瞬间,他不禁想起自己当初,孤身一人前往银海的情形。

姑嫂二人的这个传说,非常契合凡三的经历与心境。

十几年间,他何尝不是孤身一人,在市场大海里一叶孤舟,搏风斗浪,几经生死,侥幸搏得一家人衣食无忧。

这期间的酸辣苦甜,生死时速,凡三无法向家人倾诉,怕他们担惊受怕,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在这条小路上徘徊良久,去尼姑庵进香后,凡三才转身离去,带着张强上山。

第四天,凡家人坐早班船,渡过莲花海,去珞珈山朝拜。

自古以来,普陀洛迦融为一体,有“南海普陀去烧香,不到洛迦烧半香”的说法。

站在船上,向东望去,洛迦山酷似一尊大佛,安详地仰躺在烟波浩渺的莲花洋上,头、颈、胸、腹、足清晰可辨,故有“海上卧佛 ”之称。

古时候,“须经过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21世纪的游轮,只需40分钟。

下船后,走上码头,就是3000余米的磐石磴道,名叫“洛迦山香道”。

登上洛迦山,极目远眺,南望白沙、朱家尖怪石嶙峋;北眺数山巅圆如釜,是为葫芦岛 ;西看普陀山,逶迤起伏,犹如蟠龙戏珠……

据说,这里是当年观音大士修行发迹之地。得道后,她才由此跨越莲花洋,去普陀山开辟道场。

因此,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作诗云:“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洛迦山上古迹,文革期间几乎都被毁坏。山上建筑,多为改开后恢复重建。

不过,相比普陀山三大寺的金碧辉煌,这里的景观还是逊色不少。

回想起光州净居寺的兴衰,这里或许又是一处祖庭不及成名道场的案例。

幸运的是,两岛相隔不远,普陀洛迦在很多信众心里,始终还是一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