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7章 虚军师之位以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杨延宜听闻从登莱有船只过来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他军中现在缺少粮草和军备,这也是他暂缓进兵的原因。

皇太极拱手让出义州后,他就在思考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现在大明与大金,是否存在谈判的可能性。

可登莱的粮草和军备已经到了,那这个可能性也不存在了。

可当他真的见到了从登莱过来的人后,尤其是那个读书人之后,杨延宜也愣住了。

两人的会面,在后世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的史学家们,在研究杨家军的历史资料时,都把这一次会面,当作杨家军最后一块拼图的形成。

但此刻的两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粮草呢?怎么就你们自己过来了?”

当杨延宜知道只有这五十人时,问出了这句话。

王存孝听完后,却是立即皱起了眉头。

杨延宜现在缺粮草,他出发之前是不知道的,就连当时的袁可立也不知道。

但是此刻的王存孝无法理解,现在身在朝鲜境内,怎么可能缺粮草呢?

那些朝鲜人,难道都死绝了?

但是,几乎就在一个呼吸之间,王存孝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从这一句简短的问话中,就明白了许多事情。

杨延宜没有纵兵劫掠朝鲜民众,不然他就不会缺粮。

可以说,十个将领中,就有十个人会这么做。

但杨延宜却是个例外。

杨延宜的发家史,王存孝非常的清楚。知道这主儿不是那种不忍杀人的圣母,而是一位极其杀伐果断的人。

当初他在开原,还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的时候,就敢于杀光周家上下一百多口,这种人怎么可能是圣母?

但他不愿意纵兵去劫掠朝鲜民众,看来也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跟他的军队建设有关。

不得不说,王存孝几乎就在这一句问话之间,就将杨延宜的心思给猜了个透。

他望着杨延宜,思索了片刻,立即说道:“大人不必介怀。学生猜测朝廷在得知朝鲜被建奴攻占而大人已出兵朝鲜后,就已经开始准备粮草,现在说不定都到了登莱了。”

杨延宜一愣,有点跟不上这个读书人如此跳跃的思维方式了。

王存孝接着解释道:“这不难猜测。大人请试想,原本大人出兵是去开原,不会有粮草短缺之问题的。学生斗胆一猜,大人当时为了行军迅速,必然不会携带过多的粮草,因为开原本来就有补给。”

杨延宜听完后,很快就明白过来,王存孝为什么这么淡定了。

他也猜到了朝廷肯定会有所准备,所以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但是同时,面前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思维之敏捷,也给杨延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似乎是为了考考他,杨延宜接着说道:“你猜的没错,然后呢?”

“学生不明白大人的战略构想,为什么会出兵朝鲜。但现在大人既然到了这里,朝廷也知道大人到了朝鲜,那朝廷必然会考虑大人的粮草、军备的补给。”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朝廷里的方阁老、沈先生他们绝对也想到了。

“既然如此,那朝廷肯定会有所安排!从辽东运送粮草过来不太现实,路途遥远加上沈阳尚在建奴手中。所以,学生斗胆一猜,只有可能从登莱走水路过来。想必朝廷也会这么做的。”

最后,王存孝深深一揖,为这番大胆猜测做了结尾。

他说道:“学生认为半个月之内,袁大人势必会将粮草和军备运送过来。”

说完,王存孝从怀里摸出来一封信,递给了杨延宜。

这是袁可立写给杨延宜的密信,也算是他的另一封推荐信吧。

当初胡廷宴写给袁可立的信,王存孝根本就没有打算拿出来。

现在已经到了杨延宜军中,自然就更加不需要拿出来了。

杨延宜接过信,又望了面前这个读书人一眼。

他一身长衫,虽然有些破损,但浆洗得很是干净,整个人看起来也十分的精神。

坐了这么远的海船,登陆之前想必是整理过仪容的,为的就是给今天的第一面留下一个好印象。

刚才他听到军中缺粮时,眼里竟然浮现出几分赞许的意思,难道他是猜出来了,为什么我不纵兵劫掠朝鲜的意图了?

并且,他仅仅从一句军中缺粮,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断出朝廷、袁大人的安排,难道他提前知道了?

不会,如果他提前知道了,那也就意味着袁可立也知道了。

既然这样,袁可立何必不将粮草和军备一起送过来呢?

杨延宜一边展开信纸,一边又狐疑的看了王存孝一眼。

袁可立在信件中说的很明白,这个读书人为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帮他找到了郑和的航海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