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2章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京师学者正在研究从敦皇运来的书籍。

京师学者在那感慨着,这些写本和抄本皆有千年历史。

这就是华夏的悠久历史,很多国家,连五百年的都没有,往前推是不毛之地。

四大文明古国的华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快看,竟有上古典籍《尚书》,这是我见到的《尚书》文献中最早的传世文本,弥足珍贵,我国人当把此国宝守好护好!”

可以说看到这些画面,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信接着说道,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皇藏经存于华夏国家图书馆。

位列四大镇馆之宝,《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相传或为孔子晚年整理编纂。

在李信的话音落下,旁边就看到了孔子及其门人。

商量着编书的事宜。

《书》乃上古之书,上古史书,三千多篇。

因为太多了,不易读、不易传。

因此就有了从这三千多篇多中编选百篇,更容易得其精髓。

《书》百篇选择了数年,而在这之中,自然是介绍一下为什么从三千多篇中选择百篇。

百篇为何而选,何为精髓?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

读《书》知朝代兴废之由!

读《书》知个人修身之要!

在孔子说完之后,孔子门生们就跟着说一句。

孔子门生可不少,门人三千,七十二贤。

这里一共有七十二人,复合着孔子的话,气势也是越来越大。

李信也是跟着说,自然是掩盖不了七十二门人的气势。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歌曲需要大合唱才能表达的道理。

台下的观众也是被这气势所感染,感觉热血沸腾,拼命的鼓起掌来。

“在《典籍里的华夏》让我们一起识读《尚书》。”

随着李信说话,他这边的帷幕落下,另外一边的帷幕被打开,央妈的主持人在那解说起来。

诉说着《典籍里的华夏》,解释着这部综艺。

解释完之后,则是由央妈主持人带着大家进入了访谈间。

而访谈间则是坐着三位大佬,有国际《尚书》协会的会长、历史文化教授、历史研究院古代研究员。

说着说着就聊到了伏生,伏生与周末期出生,在秦朝成为博士。

秦末楚汉之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很多东西都没有了。

秦朝发生了“焚书坑儒”,很多书籍被烧,一些书籍被设置为禁书需要销毁。

伏生则是在逃亡的时候,将书藏于自己家的墙壁之中。

到了汉朝的时候,废除了‘挟书令’,大家可以自由的看书。

伏生辗转回家,只是藏于墙壁的《尚书》因为被虫蛀被烟熏以及其他情况,只剩下二十八篇。

伏生就在当地讲学,被皇帝知道,汉文帝为了保护文化,希望伏生可以到朝廷上来讲。

只是伏生已九十多岁,无法车马远途,皇帝就派人去听,派去的人就是晁错,历代都有《伏生授经图》,可见伏生作出的贡献。

如果没有伏生就没有《尚书》。

华夏文化就是如此,不绝如缕,薪火相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