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75章 醍醐灌顶(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你在想什么?是不愿说吗?我们可是一条战线上的人,有什么好保密的。”叶真不满地皱了皱眉头。

我没有搭理他,而是望着蔡从章,郑重地问道:“老蔡,什么时候塑像上才会出现水浸的痕迹?”

“水浸?”蔡从章完全没料到我会问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受潮的时候呗。”叶真倒是反应很快,“那个大殿虽然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但我仔细观察过了,结构紧密,宽敞明亮,即便现在屋顶上铺满了雪,大殿内也并无融雪渗漏,连柱子都非常干燥,哪有什么水浸的痕迹。”

他说完后,又继续不满地说道:“喂,小翟,你别尽扯这些没用的。壁画上指向的就是这佛显寺,你在里面待了两个多小时,我绝对不信你一点儿线索都没有。”

“那你有什么线索吗?你之前不是也在里面逛了很久?”我笑着回击道。

叶真不说话了。

这时,蔡从章才慢悠悠地开口道:“小翟,你能不能说具体点?什么水浸?”

“就是让水从塑像的头顶上浇下去!”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想到爷爷塑像后背极不严整的色彩分界线,一定是用什么液体从头顶浇下,才会形成那样的效果。

说完之后,我又在心里立刻否定了这种猜想。

因为后背肩部以上的部位延续了正面素雅的色彩,而这种色彩可不止一种,各色颜料怎么可能就跟长了眼睛似的,顺流而下的时候就自动勾勒出背部的图案了呢。

“不过,话已出口,就看看见多识广的蔡从章有什么解读吧。”我看着一脸凝重的蔡从章,在心里想道。

蔡从章低头沉思了很久,突然抬起头来,说道:“对于你说的这种情形,我认真想了很久,只有一种说法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效果。”

“说法?什么说法?”我好奇地问道。

“醍醐灌顶。”蔡从章说道。

“之所以我称之为说法,因为这仅仅是一种寓意。而它最早的出处,则依然来自敦煌。”蔡从章继续解释道。

“又和敦煌有关?”我大吃一惊。

蔡从章点点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一部唐代写经里,有一部经文,叫《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里面有一句话,便是:‘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这就是醍醐灌顶最早的出处。后世根据这个典故,便引申出了这个成语,意为听到了某个高明的建议而使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彻底醒悟。”

蔡从章话音刚落,叶真就辩驳道:“老蔡,这可不光光只有说法,还真的是一种做法呢。这灌顶本就是佛教的一项重要仪式,最早源于印度。相传,印度新国王上位或册立太子时,要用四方海水浇洒在继位国王或太子头顶,寓意‘富有四海’。后来这项仪式又被佛教密宗所采用,弟子入门时,师父会向弟子头顶洒上宝瓶之水。当然,这水并非普通的水,而是一种佛门特殊的水,称作大悲水,以表示‘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意为将无上的佛教智慧从头顶灌输进去,使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彻大悟。”

叶真说完,蔡从章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密教的确是有这种仪式。”

他俩说完后,便聚精会神地看着我,问道:“你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我呆立在原地,脑中异常混乱,感觉他们的话也像醍醐灌顶一般,有道光从黑暗中射了进来,但又立刻隐没于黑暗中,朦胧而不可辨。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到底是什么。”我口中喃喃自语道。

“爷爷又不是佛教徒,在他塑像的脑袋上弄一出醍醐灌顶有什么用……可是那明艳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如来金身相似的色彩……佛祖还用得着醍醐灌顶?应该都是它灌别人吧……对了,如来……”无数个念头、疑问、表象在我心里像放电影般地一闪而过。

“不对!不是醍醐灌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