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乙冰火神针(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身后站着的汤晔看的已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一旁的两个妹子也是早已泪目,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杨轶没有女人这么感性,不过看到眼前的一幕也是有些感慨,毕竟孩子是无辜的啊!

深吸了一口气,杨轶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现在不是悲天怜人的时候,现在他的身份是一名医者,医者,德之为大,救人,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杨轶收敛起心情,从黑人妇女接过小女孩,将她轻轻放在床榻之上,伸出手指轻轻搭在黑人小女孩的手腕之上给她把脉,在华夏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疟邪具有的特点是: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在《素问·疟论》也说道:疟气“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医门法律,疟疾论》说:“外邪得以人而疟之,每伏藏于半表半里,人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盛虚更替。与卫气相集则引起病,与卫气相离则病休。所以治病的关键还是控制病人体内的卫气。

了解了小女孩的病因,杨轶仔细思考了一番,鬼医传下来的针法中其中有一套太乙冰火针法,相传是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据说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拿过包裹金针的布包,将之平摊在地上展开,从里面抽出了两根寸长的金针,将之其中一根扎在小女孩的百会穴之上,一根扎在她的会阴穴之上,脑袋是六阳之,总领人全身阳气,而会阴是百脉之根,总领人全身阴气,阴阳之气保持平衡,人体才会健康,生生长之气,这一套针法便是总领阴阳两大穴从而控制人体全身血气,从而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每一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处大穴的针法位置却是不变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套针法便可调和万般疾病,可谓是称得上神奇。

身后的众人安静地看着杨轶给小女孩施针,一共十三根金针分别扎在在小女孩全身身体不同各处,黑人妇女有些担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看着眼前这个奇怪的年轻人将一根根针扎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她想要上前阻止,但内心对于杨轶的信任感还是让她安静了下来,默默地注视着杨轶给自己的孩子治疗,眼中透露出无比的担忧之色。

一旁的几个黑人也注意到杨轶这个华夏年轻人的奇怪行为,不解地看着他将一根根极细的针扎在小女孩的全身各处,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杨轶将十三根金针扎好,再把脉感受了一下小女孩的身体情况,随即双手快速在小女孩身上的金针之上捻动着,很快,汗水便顺着他的额头流了下来。第一次施展太乙冰火针法,对他来说还颇为吃力,其中包含的暗针手法太复杂了,杨轶心中在努力回想着鬼医当初教导自己时的场景,手中动作不停,速度逐渐加快。

非洲这边的疟疾属于“热瘴”,在体内表现为阳症,杨轶用针法祛除小女孩体内的热毒和湿毒,同时调和小女孩体内的气血,让她身体的自愈系统自行运转起来,可无奈小女孩的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了,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症状,身体很难自主做出反应,杨轶也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造她体内的血气,只能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她的血气在身体内慢慢运转,等于是人为地控制着他的身体气血运行。

在华夏中医的理论中,人的生命是由精气神三者所控制,精就好比是蜡烛,气则是点燃蜡烛的火苗,神就像是蜡烛燃烧释放出的光芒和热度,外国的医学可能不能够理解这种包含浓重神秘东方主义色彩的理论,但三者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运作,缺一不可,而不只是西方医学所谓的氧气和蛋白质而已。

杨轶在接触到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的神已经很微弱了,原因是她的精气得不到补充,就好像一截即将燃烧殆尽的蜡烛,杨轶这时候是在努力调动她身体内部的潜能,只有重新激起小女孩体内的精气神,他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