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厚照的愿望(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可是他自己已经是一个礼部右侍郎了,却还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我怕他过刚易折,慧极必伤,日后恐遭奸人陷害呀。”

朱厚照却说道:“胡阁老言重了,朕观此人颇有一些古代的文人傲骨。经此一事,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的位子肯定是能空出来了,朕看他可以胜任礼部尚书一职。”

朱厚照说完还看了胡世宁一眼,不知何意。

胡世宁开口劝说道:“陛下,夏言未免过于年轻了吧,不韬光养晦一段时间,恐难以胜任尚书一职。”

朱厚照微笑着说道:“胡阁老此言差矣,朕觉得适量的引入一些年轻的血液,可以使朝廷更加有活力。”

胡世宁闻言一惊,连忙走到大厅中间,然后说道:“老臣请辞。”

“胡阁老您又来了,我刚才说的意思仅仅是字面意思而已,为何要多想呢?”朱厚照还是保持着笑容满面的样子说道。

“引进年轻的血液又不是非要替换掉老人,朕一直有一个想法,不妨一试。”

“请陛下明示。”胡世宁询问道。

“朕欲效仿古代,重新设立一品丞相一职。或者将内阁大学士提高为一品,也不用继续兼职,那样的话比较方便一点。”朱厚照笑嘻嘻的说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内阁大学士也就是内阁辅臣,他们的权利几乎跟以前中书省的丞相没有什么两样了,可以做到力压六部。

这不单单只是因为内阁辅臣是由六部尚书等人或者是某一个人兼职的,而是内阁辅臣从最初的顾问级别已经发展现在的事事离不开内阁辅臣了。

明朝最开始还是有中书省的,设立左右丞相各一名。后来因为胡惟庸案的诞生,朱元璋逐渐废掉了中书省及丞相一职。仿《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各设尚书、侍郎一人。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属最高长官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

六部尚书常常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称“九卿”。

而内阁辅臣,也是在这时设立的。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仁宗、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

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

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虽然没有出现打压六部的问题,但距离曾经的丞相一职,就差一个“帽子”了。

如今正德皇帝朱厚照今日重提此事,能不让在场的三位尚书害怕吗。

恢复丞相,恢复中书省,恢复三省。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就得了,不敢说出来。因为,太祖有令,祖宗有令。所以,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一旦此事开启了“违背祖制”的先河,那么以后还怎么能“约束”皇帝,“约束”其他官员呢?

大家都这么做,皇帝也管不了,这是文官集团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他们都懂,更何况这无冕之王做的他不香吗?就连每个月的月俸还能多开点,毕竟职位称号摞的越多,月俸年终奖就发的越多。

胡世宁开口道:“陛下,废除丞相一职乃太祖之令,陛下不可违背太祖之令。盖皆因为……”

“得得得!”朱厚照一脸不耐烦的样子说道:“太祖因为什么废除丞相一职我也知道,你们也都知道。但是,违背太祖之令绝不能阻挡朕的决心。你可别忘了,朕可是成祖一脉的后代……,勿谓言之不预也。”

胡世宁听罢,只觉得心脏哏咯一声,半步差点踏进鬼门关。

章拯和李瓒两个人也觉得自己身体有点不适,却不敢说半句话。

朱厚照和三位尚书的话,叶小北不敢兴趣,不过他却对刚才的那位礼部右侍郎夏言,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他看过大明1566,也看过其他的网络小说,知道嘉靖朝的几位大佬。夏言、严嵩、杨继盛、毛伯温、张居正、戚继光、李时珍等人。

夏言和严嵩,绝对是内阁辅臣中的佼佼者,一众可以力压六部,称为“真丞相”也不为错。也是文官集团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从此开始了大明朝的文官集团大乱斗时期。大明朝,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毛伯温和戚继光,两个都是武将之中的佼佼者。带兵打仗,几乎是无往不胜。毫不客气的说,明朝的火器大发展,也被两位带动的。两个人一头一尾,护住了嘉靖朝的安宁。

李时珍就不用说了,他编写整理的《本草纲目》对于整个华夏,都有大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