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孤独的老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在农村,能活到九十已经算是高龄了,在整个兴隆村,也没有几个。但是林晓聪所在的二组,就出现了三个。

一条公路隔开,公路南边是林晓聪太爷爷家,公路北边是一对夫妻的家,那一对夫妻号称“百岁老人”,实际年龄和林晓聪太爷爷差不多。他们没有儿子,女儿都嫁到外地去了,夫妻两人整天关着门,不与外界交流,偶尔出来在后面院子晒晒太阳、劈劈柴。

村里人都向那两个孤独的“百岁老人”讨要长寿的秘诀,那男的就告诉乡亲们:每天早上我都会提着篓子去买菜,会砦集就去会砦,沈湾集就去沈湾,去的时候篓子是空的,回来篓子还是空的,重点并不在买菜,而是在于锻炼。别看我这么大年纪,我每天至少还可以走十来里路,有的小伙子还不如我。”那老人又继续说:“平时我也种种地,那些重活、粗活我不干,劳神伤骨,古人也说了‘生命在于运动’”,乡亲们都觉得有道理。

林晓聪却认为,那老人每天早上走路,并不光是为了锻炼,而更是为了一种怀念、一种情怀。

林晓聪偶尔也去那老人家,那男人开口就问:“文艺身体还扎实吧?”那老人口中的“文艺”就是林晓聪的太爷爷,也是附近方圆三里唯一与那夫妻两人一起度过九十个春秋的老人,林晓聪回答说:“太爷爷身体还算好,不用拄着拐杖、拿着一根棍子就能到处走”,这时那老人的话便多了起来,思绪之门一下子打开,“我和文艺认识八十几年啦!村里那一辈的,要数我们两个关系最好,我们还一起去过武汉呢?”

林晓聪听爷爷奶奶说过,当时家里穷,一大堆人要生活,迫于生计,太爷爷挑地瓜到安陆去卖,安陆到兴隆村也就二十几里,当天早上摸黑去,还能回来赶午饭,后来发现,安陆附近很多人都挑地瓜来卖,人多了,生意自然不景气。林晓聪太爷爷就和隔壁的商量,直接挑去武汉卖,兴隆村距离武汉一个来回五百多里。他们就装上一二十个烙饼、背着个茶壶,挑上一担子地瓜,迈着沉重的步子上路了。

那老人说着说着,眼眶也渐渐湿润。林晓聪好像可以体会老人的心情,但是那几十年前的酸辛往事、那种苦中作乐的友情,又岂是林晓聪一个十岁小孩子能懂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