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四章七月十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国内一直有上元节祭扫的习俗,只是地域不同祭扫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但烧纸钱几乎是各地上元节祭扫都有的习俗。

清河县一带民间习惯称呼上元节为‘鬼节’,又因为上元节的日子是阴厉七月十五,所以觉着忌讳‘鬼’字的人往往叫它‘七月半祭扫’。

从阴厉七月十二开始,就已经有村民开始准备七月半祭扫用的草纸、香烛等物了。

清河县一带流传的说法是‘十四烧纸钱、十五上供品’,意思就是在七月十四这天把准备好的纸钱烧了,七月十五这天摆放供品。

这会儿民间祭扫用的‘纸钱’都是手工打在草纸上的,清河县一带管打纸钱的模具叫‘钱铳子’。钱铳子基本上都是铁质的,一端凹凸形似铜钱,另一端则很平整。打纸钱的人将钱铳子凹凸的一端压在草纸上,用木棒用力砸平整的一端,草纸上就会留下铜钱的印记,成为‘纸钱’。

打的时候草纸都是成叠放置,要注意不能叠的太后,否则最下面的草纸上就容易印不上铜钱形状,或是只印上一半。印痕不完整的纸钱,被视为花不了的‘碎钱’。除此之外,还得注意纸钱间的距离,如果压中了已有印记,也是‘碎钱’。

负责打纸钱的人年龄无所谓,但必须是男性。据说女人打出来的纸钱到了阴曹地府也花不了,基本上等同于假钱。

当然,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对于卢晓熙这个后世人来说,祭扫的最好形式是鲜花,文明又环保。无奈全村都在打纸钱,准备烧纸祭扫的东西,卢晓熙不参与也不行。

七月十四刚好是个星期天,李玄宇下午就打好了一堆纸钱。一部分是要拿去村头路口烧给他家里老人的,一部分则要带去老坟地那边烧给卢老爷子。

卢晓熙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烧纸还有区别和讲究。在路口烧的纸,是要加‘包袱皮’的,而所谓的‘包袱皮’就是张写有已故亲友地址的白纸。

这张白纸也可以理解为‘信封’,阴差会根据‘包袱皮’上标注的地址,将烧的纸钱送去另一个世界的亲友那里。可以理解为另一个世界的‘快递’,前提是它存在的话。

李玄宇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他将白纸摊开在桌子上,然后用毛笔蘸了墨汁快速写下‘南瞻部洲’四个字。

卢晓熙不解:“南瞻部洲不是佛教四大部洲之一嘛,为什么‘包袱皮’上要写这个?”

李玄宇轻笑:“我也不知道,就是以前见我们家老爷子写包袱皮的时候,上面会写‘南瞻部洲’四个字。之后才会加称呼、姓名、埋葬的地点。”

卢晓熙微微点头,表示了解了。

一旁的李展宇却好奇的问道:“那南瞻部洲到底是什么地方呀?”

卢晓熙想了想回道:“南瞻部洲……是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之一。据说它位于须弥山之南咸海中,因岛上生长着一种名为‘阎浮’的树,又被称作‘阎浮’、‘阎浮提’,或南阎浮洲。而阎浮在梵语中的读音是jambu,翻译过来也就是南瞻部洲。”

李展宇又问了‘须弥山’、‘梵语’等等,卢晓熙都一一作了解释,满足小孩的好奇心。

太阳刚刚落山,天色尚未全黑的时候,李玄宇便带着卢晓熙去了村头路口。至于李展宇和王跃两个小孩,则因不满十四岁不允许参与烧纸的活动而被留在家里。

按照老人的说法,是年纪小的孩子‘阴眼’未关,容易看见些不干净的东西。特别是七月十四、十五这样的日子,别说让孩子跟着烧纸。天黑之后,大人们都会把孩子拘在家里不让出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