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7章:通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时候屏幕前出现了一位李姓专家的影像,他问道:“乌鸟炎同志,我是负责地月往返航天器系统设计的,请问你航天员小组既然是按照五人小组模式配备的,那么新型往返航天器为什么要设计成七人模式,是否需要修改一下设计图纸,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毕竟在太空中飞行每一寸空间都是非常宝贵的。”

乌鸟炎回答道:“我们最初设计规划的时候确实是按照七人小组的模式设想的,也就是一位指令长带着三组双人战斗小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这个模式有很多衍生问题,首先我们目前没有那么多合格的航天员,在两三次轮换后就面临着无人可换的窘境,只能考虑带本国的女航天员升空,或者带国外航天员去月球。但无论带谁上去都会引发新的衍生问题,毕竟目前阶段航天员上去的目的是移动并组建月球实验基地,自身居住及生活条件极其有限。为了平衡各方面的考量,我们减少了搭乘航天器人员的数量,来放置更多的生活必须品。等后期月球基地初见规模,生存条件有所改善后,我们会安排更多的宇航员探访月球。”

李姓专家追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是否需要变更设计图纸,便于腾出更多的空间储放物资。”

乌鸟炎回答道:“这个已经超出我的认知范围,往返航天器是否需要从七座版改为五座版我希望由相关的专家学者来科学计算后,给出答案。”

屏幕上一阵的讨论后,王晓韵点了几位专家的名字发表各自的观点,最终在一连串数学公式后,专家们给出了结果,同意把双层七座版月球往返器改为单层五座版,释放出后排空间囤放更多的物资。五座版的航天器将采用更为紧凑的坐姿布局,即中间坐指令长,四边侧身围绕着四位航天员。这是一种向空间妥协的座舱排列布局。

接着又有专家提出基础能源储备及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乌鸟炎轻松的把这个难点问题也推给了专家学者们讨论,他觉得长时间的会谈使得自己的身体感觉非常的疲劳,现在早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可一大帮人还在那里热烈的讨论着,丝毫没有任何倦意,反而越聊越精神了。

乌鸟炎换了一个坐姿,继续等候着专家们的下一个问题。很快一位郭姓专家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乌鸟炎同志,我是负责设计航天员特殊项目训练科目的。请问首批航天员执行的任务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否可以透露一下,以便于针对性的训练。”

乌鸟炎听闻便开始介绍起了自己的设想:“首先是登陆月球,然后是利用随行携带的小型月球车前往杂物存放舱,把里面携带的特种施工拖车和月面巡视车开出来,然后把紧急避险舱和杂物存放舱拖离投放区域,安置到指定的位置。当然还有圆形球面连接舱。然后是平整投放区域的场地,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前往全自动太阳能转换车及变电器中继舱投放的地点,建立几条电力通路。估计每批航天员的任务周期为半年左右的时间。”

郭姓专家点头记录着,并表示航天员的科目训练将按照这个思路尽快调整,在原先的训练大纲外,再增加拖车及驾驶方面的训练科目。

接着另一位负责航天食品研究的专家提出了登月航天员的食品及水资源保障问题。乌鸟炎遗憾的告诉他,在最初登月的时候由于能够带去的资源有限,所以食品及水资源只能由降落器及圆形球面连接舱携带的小包装航天食品来解决,当然等首个月球实验基地初见规模的时候,水资源回收装置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估计最快那也是四年后的事情了。

航天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有些问题是乌鸟炎能够独立回答的。而更多的专业问题则需要与会者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出一个个解决方案。

这一场研讨会一直开到了凌晨五六点钟旭阳东升才宣布结束。通宵达旦的会议讨论使得乌鸟炎完全精疲力竭、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乌鸟炎只得走出办公室,通知厨房准备一些白粥和包子,他想着填饱肚子后再补一会儿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