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曲辕犁(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正月二日,一早,李孟羲出门去巡营,他到了南城墙之上,往外一看,所看到的不出所料,祭台那里仍有大量的人在祭祀,看样子是从昨夜到现在,祭祀就没停过。

李孟羲不由皱眉,他寻思,柴火烧了一夜,得多废柴啊。

想了想,决定不能任其自为,古代百姓多过于迷信,要是不管,民夫和军众们估计得把所有柴都拿出来祭祀用掉了,祭祀而已,走个过场就行,用的了大肆铺张浪费。

朝身后看,李孟羲叫过传令兵,他令传令兵出城传令,令今日之后,不得再行祭祀,一切祭祀到明日为终。

传令兵领命出城去了。

之后,李孟羲回城主府,和关羽说起祭台的事。

李孟羲觉着祭祀结束了,索性把祭台拆了,省的民夫们不停劲的天天祭祀,太费柴火。

正放粮煮粥的关羽顿了一下,关羽犹豫了下,看过来道,“搭祭台不易,要不,再留上几日?

待元宵,待之后春耕之时,祭台仍有大用。”

实在是李孟羲搭的祭台太好了,弄的太漂亮了,明明是个临时祭台,却比关羽二十多年所见到的所有祭台都辉煌大气,因而关羽就不很舍得拆了。

关羽随口提了元宵还有春耕祭土,李孟羲好奇问,元宵佳节,正月月正圆时,会吃些什么?

关羽想了想答,“酒,肉。”

“额,没了?”李孟羲愕然。

“要喝粥吃饼,也可。”关羽又答。

“就不吃汤圆吗?”李孟羲疑惑。

关羽果然接着问,这何为汤圆。

李孟羲便说,汤圆乃彷圆月之形,用白糯米粉,做成圆球状,内填以黑芝麻湖,或是甜豆沙,然后元宵夜吃上一碗,以为渡节食趣。

关羽一听便明白,这又是一个好吃的吃食,就如糖醋鱼一般。

旁边,在堆盒子玩的小砖立刻跑过来问追问,“哥哥,汤圆好吃吗?,”

“好吃吧。”李孟羲答,“只是糯米不好找,豆沙不好做,黑芝麻也不好找。还有,若不用糯米粉,只用寻常面粉,面粉不经煮,煮不久就烂了,而汤圆馅料得经久煮才能熟,煮不够时候,半生不熟。

所以,”李孟羲摸了弟弟的小脑袋,他安慰,“汤圆做不了奥,待有时间再做吧。”

“奥!”弟弟很懂事的点了点头。“那哥哥,咱们有时间了再做。”然后小砖又去玩去了。

关羽说的春耕祭土,李孟羲隐约记得,好像春耕的确也是大祭,连皇帝都得扶犁下地参与祭祀。

说到了犁地,李孟羲突然想起了一件重事,他问关羽,而今大汉,土地年可产粮多少,一人耕耘多少亩地,才能吃的饱饭。

关羽想了想答,“若是风调雨顺,一亩地,大抵可得粟三到四石。”

“至于多少斤粮,才能终年饱食,”关羽略做思索,“得九、十石,或能饱腹。”

李孟羲略算了一下,“一人年耗粮食在十石左右,而亩产才三四石,也就是,年景好时,一人需耕田三、四亩,才方能裹腹度日。”

关羽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李孟羲不由朝屋子外看了一眼,虽说最近几日,雪停了,但是依然寒冷,而且清楚记得,汉末乃是又一个小冰河期,在东汉末年,光照不足,温度不足,自然灾害频发乃是常态。

单单一个“年景好时”,就是此年及未来数年十数年所盼都盼不到的奢望。

有考虑到田地减产乃是必然,李孟羲想了想,好年景三四亩能饱食的话,那如今可以直接人均分五亩,这样,产出虽有下降,但人均得粮依然够活。

李孟羲计算好的便将分田数目告知关羽,他道,“待春来雪化分田屯田之时,可以人均分田地五亩,如此,人人可足食也。”

关羽皱眉看了李孟羲一眼,“不妥。”

李孟羲愣了下,“为何?”

“只五亩,不够。”关羽说到,不待李孟羲再问,关羽打量了李孟羲一番,然后突然笑问,“羲儿,你是没种过地吧?”

“……没。”李孟羲露出尴尬,他忙问,“是某漏算了哪里吗?”

关羽想起来了,自家军师幼时便跟异人往山里求学,农桑之事,不熟也对。

明明是李孟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结果关羽看来,反还觉得李孟羲果然是世外来人,超凡脱俗。

关羽将耕作的要点一一讲来,关羽道,“羲儿你只分五亩地,五亩地种粮是够吃了,然,不能可着五亩地连年种,得轮耕,好地两年一轮,差地得休耕三年之久……”

关羽这么一说,李孟羲恍然大悟,轮耕啊!忘了这一茬了。

古代土地肥力贫乏,又没有足够的肥料,便只能是耕一年休两年的轮作模式。

所以,虽是五亩地产出的粮就足够一人口粮,但是,人均得十五亩地才能保证年年有五亩可耕之地。

想到这里,李孟羲明白了为何古代,“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以前还觉得,区区五口人得种一百亩地,种的过来吗?粮食亩产得有多低才得种一百亩才能活?

现在明白了,五口之家,人均土地二十亩,若三年轮耕,一年人均所种土地为六亩,此数目虽不少,但人力可达。

同样,人均年耕种面积六七亩,六七亩地产粮养一个人,这才恰当,而不是得二十亩地真的才能养的起一个人。

关于轮耕,李孟羲皱眉想了半天,他实在记不清了,好像在后世,诸如明清,少有轮耕一说,此是因为人口暴增土地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所以被迫连年耕种以榨尽地力的不得已之举,还是,耕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不需要休地也能保持土壤肥力?

保持土壤肥力,重要的技术毫无疑问,乃是肥料技术,想来,自古农肥大抵用的都是人畜粪尿而已。

李孟羲带着疑惑的问关羽道,“关将军,我大汉可有堆肥术,施肥之前沤制腐熟?”

“当然!”关羽看了李孟羲,“肥若不沤强施下地,可是要烧了苗根的。”

大汉原来已有成熟的沤肥技术。

关于农肥的关键技术,李孟羲就知道堆肥沤制这一点,别的就不知道了。

既然汉已有沤肥技术,那说明明清时保持地力的原因并不在肥料沤制技术,而在其他。

可,既然不是肥料本身的问题,会是什么?难道是施肥的技术?是施肥的时间和频率变得更科学更高效了?难道是这样?

李孟羲茫然,他有很大的把握确定,明清时期必然比汉时更懂得如何保持地力,而保持地力的关键就在农肥,同时,明清沤制肥料的技术跟汉时沤肥技术没太大区别。

那么,有关肥力却又和肥料本身无关,想来想去,还就是施肥的技术的改进这个可能最大。

这大抵是对作物认知的提高,大概是后来的古人更清楚的意识到什么时节施肥作物长到什么程度开始施肥能让肥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以有限的肥料,发挥了更大的效力。

李孟羲猜测,汉末的施肥技术有待改进,这是地力保持和连年耕作的关键。

而施肥技术该如何改进,李孟羲想到依然用测试的方法,找个地儿去种块田,然后天地分成百八十个小块,然后粮食同时种下,同样的浇水,同样的除草,然后只在施肥时间做出改变。

第一块田,撒种前一个月施肥,第二块田,撒种前二十九天施肥,第三块田,二十八田,第四块,二十七天……

然后,所有地块都施同样多少的肥,但施肥时间点截然不同,到最后,看到底哪块田的庄稼仗势最好,百八十块田一对比,不就对比出了最佳的施肥点。

到底是发芽时施肥,还是灌浆时施肥,还是长叶时施肥,一试便知。

想明白了之后,李孟羲暂把此事放下。

他又好奇的再次问向关羽,问道,“关将军,这耕作之中,到底何事最为关键最繁重最为累人?”

关羽抚须沉吟片刻,说到,“若说关键,耕除种收,一事不可缺。

若论最是关键,最是劳累繁重,当属耕地。”

想到李孟羲不通农桑,关羽便给李孟羲认真讲解起来,“羲儿你是不晓得,要是撒种也还好,撒种虽赶农时,却不怎累人,除草也好,除草不赶趁时节,早两日晚两日,都成,除草也不累人。

可唯独耕地,一要紧追时节,二又累人。

殷实人家,纵是有个两头耕牛,累死累活忙碌几天才能将几十亩地耕出来,每每至此时,耕牛几乎累瘫。

而要是没牛的人家,就更难了,没牛耕地,农时又须臾耽误不得,能怎样?只能是穷苦人家十来户商量着大人娃娃一人一根绳十几人曳着犁当牛使,勉强可耕。又或是,干脆不用犁,一人拿把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用力深刨,刨起一撅硬土,再夯十几锄头将土打碎,复又奋力举锄再起,此中劳累,辛酸无比,唉。”

说到百姓辛劳处,关羽感慨无比,“羲儿你是不知,锄地任地劳累,挥开膀子干,累的骨头散架,一日也锄不得一亩,可不干怎地?耕田误了,撒种也便误了,一步误,便步步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呢。”

李孟羲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耕地原来是农作中最关键也是最繁重的一环,难怪,犁具改革,影响重大……”李孟羲目光闪动着。

关羽看了过来,关羽笑道,“羲儿你多有智慧,可妨多想想法子,以减省百姓之苦……”

关羽一句话未说完,李孟羲点头,一脸平静到,“某正有此意。恰耕田为农事最繁重劳作,某恰有一神物,能使耕作一项轻省十倍不止。”

李孟羲说的一脸平静,关羽则是一脸愕然,刚是随口一说,随口说让李孟羲想想法子也好减省百姓劳苦,关羽也知,李孟羲不通农桑,农事非其所长,结果,李孟羲直接就说,有一神物,可让耕作轻省十倍不止。

神物,轻省十倍……

关羽瞬间瞪大着眼睛看着李孟羲,关羽知,李孟羲绝不是夸夸其谈之人,他说是神物,那便必一定是了不得的重气。

“羲儿,当真?当真有此神物,可轻省十倍之功?”关羽压着语气,小心翼翼的问。

正回想着曲辕犁构造的李孟羲回过神来,他看向关羽,点了点头,“嗯,当真如此,此物,为曲辕犁。”

“话说我大汉耕犁,乃是直犁吧?

直犁费力,而曲辕犁省力且轻便……”

说到此处,李孟羲起身道,对关羽道,“走,关将军,我们去找犁具试试。”

关羽立刻起身跟随。

——

出了城主府,李孟羲想去找一具汉时的直犁看看,然后再去做曲辕犁,可如今军中,物资乱七八糟的,能找到犁吗?

关羽说有,说是之前入驻巨鹿城之时,满城搜集,找到了一些犁,特意找地儿放着。

关羽带着李孟羲去了城中粮仓所在,空荡荡的粮仓里,角落里堆着一堆犁具。

走到犁具旁,关羽指着道,“此便是耕犁。”

然后,关羽叫来士卒几人,把诺大的一具犁扛走了。

直犁还未经使用,李孟羲便先见识到了此种犁的笨重,犁大的跟个床一样,沉的关羽都不想抬,也不好抬,只能让士卒们抬着出去。

再回想一下后世农村单人扛着可走的曲辕犁,李孟羲讶然。

出了仓库,关羽立找来健壮耕牛两头,然后拿着绳索,牵着牛,带着犁具出城去了。

到城外,随便找了一处空地,关羽让士卒们套上犁,原地耕上两圈。

士卒们忙碌着,李孟羲饶有趣味的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