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6章、古代选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我看了看王大少,问道:“王大少,你们地门看阴宅也是一绝,现如今还剩几成功力?”

他摇了摇头道:“哪还剩下什么功力,全都还给先祖们了,我对死人这块比较忌讳,所以,现如今我一遇到看阴宅的活,都直接外包给其他的小风水相师,躲还唯恐不及呢。”

我本想咨询一下他的建议,看看能不能马上识别出萧太后的陵寝所在,但见他如此说,也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只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觅穴了。

对于古代建立的少民政权而言,我们夏人总喜欢说一句话:“胡虏无百年之运。”

这里面一方面是治理人数众多的夏人很困难,另一方面提到的却是运,很多少民所建立的政权只知道武力夺得天下,却不注重运的应用,导致没有成气候,比如北魏、蒙元等。

但像大清那样注重龙脉和运势的领导人,却可以将自己的国祚延绵到将近300年,直到作为龙脉的赫图阿拉龙岭被挖破了山脉,而赫图阿拉永陵前的千年古槐树也因此被惊雷劈断,大清的江山这才拱手让位,那个时代比较乱,慈禧当政时期恐怕也无暇顾及此事。

辽之后的金,虽然也大面积的夏化,金大帝完颜亮更加注重陵寝造运的应用,将祖陵移到了南京城(现在的北平房山),但可惜的是,他众叛亲离,死于麾下叛军之手,连个庙号都没捞到,如果按照他当年规划北平城所应用的风水学,大金的国祚还会更加长远一些,不至于在他死后国家乱作一团,为争帝位打的不可开交,八世而亡。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死后的那些皇帝已经对风水玄术什么的根本不信任了,即便如此,大金还是第一个打破了胡虏无百年之运的魔咒,挺了一百一十九年。

然而提到了大金就不得不提到他们取而代之的大辽,从第一代皇帝耶律亿开始,到倒数第二个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都从未放弃过对夏学的迷恋,这一点从其身边的夏臣便可看出些许端倪,比如耶律忆最宠信的韩延辉,那本身就是一个道学极其厉害的人物,定国三策中最紧要的一条就是保住医乌闾山这条龙脉,这使大辽国祚延绵了二百零九年。

可惜的是辽国最后一个皇帝耶律延禧,每日沉迷于狩猎嬉戏,没有放重兵把守此处,让金兵第一时间攻陷了龙脉的所在地,并且派兵大肆的破坏掉了众多皇陵,大辽从此一蹶不振,耶律延禧身陷囹圄,国破祚灭。

历代帝陵的选择,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

夏国历史上只有宋陵与大原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

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即便如此,那陵修的也是符合风水学原理的。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平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

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平。永乐五年,皇后许氏薨,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