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53章、西邙山陵(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过了许久,王大少惊讶的说道:“周哥,你看这地缝下的河流,其弯弯曲曲程度,像不像是九曲桁河?”

其实他没说之前,我就有这种感受,经他一提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于是,答道:“岂止是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只不过是缩小到了千分之一而已,即便这样,还是有几十公里长。”

老唐道:“卧槽,这么说这条地缝是人工修出来的?”

我点了点头道:“从这4D建模来看,到有90%以上的相似,我甚至能叫出河边的那些山脉名称,都是等比例缩小的。”

“那会不会和风水有关呢?”

我点了点头,解释道:“咱们华国有两大水系,即沧江与桁河,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华国大地上的两大龙脉,当然,关于华国龙脉的说法并不唯一,有说十四条龙脉的,包括九条山龙与五条水龙,九条山龙是天余山、坤论山、鄂眉山、覃岭、太形山、长伯山、珩山、邰山、涥山。五条水龙是萨哈连江、桁河、槐河、舱江、株江。还有一种三大主龙脉的说法,其一是艮龙龙脉指桁河以北,其二震龙龙脉指桁河以南,沧江以北。其三巽龙龙脉指沧江以南,三大主龙脉都发源于西北,走向东南,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黄帝内经不是风水方面的著作,但上面的记载明确表明了地域的阴阳气象对人的影响,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现象姑且不论,不过这种说法与咱们相师六门的风水学理论不谋而合,也说明了风水从古自今的代表性。”

王大少听罢忙问道:“那是不是说只要找到桁河周边最大墓穴的所在地,再和这条地下河所对应的方位,就能知道温韬墓的墓眼呢?”

我点了点头:“你这么说似乎也合情合理,关键是桁河的流域太广,从西至东,所藏的历代君王、将相王爵更是数不胜数。想要找到具体的位置,还要靠运气。”

王大少想了想道:“凭你我推算也不行?”

我叹气道:“难,若是那么简单,早就被历代先祖找到了,尤其是渡门的人。”

老唐不知道怎么来了兴趣,满脸好奇的表情问道:“那你说说桁河附近最有名的龙脉呗?或许大家分析分析能找到结果呢?”

我见所有人都好奇的看着我,便娓娓道来:“自古至今风水学都充满神秘的色彩,但就阴宅探墓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龙脉所在,龙脉是天地灵气聚集的地方,寻找龙脉是最难最关键的工作,相师六门里公认的地理五诀中第一诀便是觅龙,不管是建阳宅还是阴宅,选准了相应的龙脉才会有让家人兴旺发达的前提。因为咱们脚下的是类似桁河的地形,所以就以桁河为例子。

最著名的便是豫州洛都的西邙山,生在苏杭,葬在西邙曾经是包括王相将侯在内的许多人的向往与选择,现在己确认的西邙山上的帝王陵有:东周帝陵八座,东汉帝陵五座,曹魏帝陵两座、西晋皇陵五座、北魏皇陵六座、后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一座共计二十座,另有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后主孙皓、南陈后主陈叔宝、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后蜀后主孟昶、吴越国王钱俶、南唐后主李煜七座王陵,所以,西邙山上仅仅帝王之陵就达三十五座。如果加上分布在邙山周围的四十余座各朝各代的帝王之陵,那邙山及周边的帝王陵总数高达八十余座。

除了帝王陵外,山上还有大量各朝代的名人圣贤的墓葬:商代伊尹,伯夷,叔齐。东周的苌弘,苏秦、张仪。秦朝的吕不韦。西汉贾谊。东汉的班超,董宣。曹魏时的曹休。西晋的石崇。唐代的杜甫、王之涣、孟郊,狄仁杰,颜真卿。另有白居易,邵雍,范仲淹,姚崇,张说,褚遂良等葬在邙山周边。”

老唐一脸惊讶的问道:“卧槽,这地方地下有黄金吗?怎么葬着这么多帝王?”

我摇了摇头道:“并不是,从大处看北邙山位于主龙脉桁河的中游,即主龙脉的腹部,犹如人之丹田,正是藏风聚气之处,又依托桁河之水,正所谓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自然为绝佳风水。从小处看,北邙山虽然不高,但山势蜿蜒绵亘百余里,若游龙入江,得势待发。所以古人选此安葬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