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8章 慢性心功能不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169章 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

心衰病因:

1、心肌本身的疾病:

1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广泛心肌梗死等

2心肌代谢障碍:冠心病,糖尿病,Vitb1缺乏、肺心病等

2、心室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包括高血压病和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包括慢阻肺、肺栓塞等

2容量负荷过重: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室缺等。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包括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和房缺。双室容量负荷过重:严重甲亢、贫血、动静脉瘘等

3、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1心包疾患

2二尖瓣狭窄

3肥厚型心肌病

心衰分期:

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心功能分级

I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II级: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

III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IV级: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并非完全一致。

Acc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心衰治疗指南分级( 2005年)

A期:有进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但是心脏没有结构性病变,也没有心力衰竭症状

b期:有心脏结构性病变,但无心力衰竭症状。有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异常或无症状心脏瓣膜疾病

c期:具有心脏结构性病变且先前或同时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呼吸急促、疲乏、体液潴留和运动耐量降低

d期: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包括多数须住院治疗、某些病人需心脏移植

chF药物治疗的演变:

心肾模式(洋地黄,利尿药,40~60年代)

心循环模式(强心,利尿+扩血管药,70 ~ 80年代)

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AcEI药,At1拮抗药,醛固酮拮抗药,?受体阻断药,90年代)

90年代~2001——修复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阻断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心肌重塑之间的恶性循环——治疗的关键

心衰的治疗目标

心衰治疗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利地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延缓和逆转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chF病理生理

一、chF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1、功能变化影响心功能的因素:

收缩性(ca2+增平增收缩性)

前负荷(心室肌在舒张末期所承受的压力,即左室舒张末压)

后负荷(泵血阻力)

耗氧量、心率

1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收缩性?)

2舒张功能障碍(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不协调,心室的顺应性降低)

3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室压、±dp\/dtmax?;左、右室舒张末压、右房压?)

2、结构变化

1心肌细胞凋亡和\/或坏死(心肌细胞数量下降)

2心肌细胞外基质(胶原、纤连蛋白等)增加,心肌组织纤维化

3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心肌重量上升,致形态和功能改变)

二、chF神经体液系统的变化(早期代偿,后期恶化)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NE浓度升高:胞内ca2+↑,心肌损伤血管收缩(后负荷↑),心率↑(耗氧量↑)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3、精氨酸加压素增多(收缩血管,促生长致心室重构);肿瘤坏死因子(tNF-a)增多(促进炎症反应,负性肌力作用)

三、?受体信号转导变化

1.?β1受体下调,密度下降

2.?β1受体与G蛋白脱藕联,Gs降低

心脏对?受体激动药敏感性下降,cAmp降低

慢性心功能不全早期代偿机制:

心肌增生肥厚

兴奋交感神经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使心输出量和血压适应组织代谢的需要,称为代偿期。?

慢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过强代偿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失代偿。

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作用于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等

强心苷类地高辛等

利尿药噻嗪类?

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等

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等

其它治疗chF药?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类:异波帕明

磷酸二酯酶3抑制药:氨力农、米力农

钙增敏药:匹莫苯

————————

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

心衰病因:

1、心肌本身的疾病:

1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广泛心肌梗死等

2心肌代谢障碍:冠心病,糖尿病,Vitb1缺乏、肺心病等

2、心室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包括高血压病和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包括慢阻肺、肺栓塞等

2容量负荷过重: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室缺等。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包括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和房缺。双室容量负荷过重:严重甲亢、贫血、动静脉瘘等

3、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1心包疾患

2二尖瓣狭窄

3肥厚型心肌病

心衰分期:

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心功能分级

I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II级: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

III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IV级: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并非完全一致。

Acc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心衰治疗指南分级( 2005年)

A期:有进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但是心脏没有结构性病变,也没有心力衰竭症状

b期:有心脏结构性病变,但无心力衰竭症状。有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异常或无症状心脏瓣膜疾病

c期:具有心脏结构性病变且先前或同时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呼吸急促、疲乏、体液潴留和运动耐量降低

d期: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包括多数须住院治疗、某些病人需心脏移植

chF药物治疗的演变:

心肾模式(洋地黄,利尿药,40~60年代)

心循环模式(强心,利尿+扩血管药,70 ~ 80年代)

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AcEI药,At1拮抗药,醛固酮拮抗药,?受体阻断药,90年代)

90年代~2001——修复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阻断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心肌重塑之间的恶性循环——治疗的关键

心衰的治疗目标

心衰治疗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利地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延缓和逆转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chF病理生理

一、chF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1、功能变化影响心功能的因素:

收缩性(ca2+增平增收缩性)

前负荷(心室肌在舒张末期所承受的压力,即左室舒张末压)

后负荷(泵血阻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