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8章 南征开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诺!”辛弃疾知道皇甫冲果决,既然已定下大计,再无更改可能,当即抖擞精神,拱手应命,随后辛弃疾又转身向祝融夫人拱手:

“启禀蛮妃,南下计划还得依靠蛮兵打主力,微臣需要掌握蛮兵各项情报,以便统筹规划,这两日还请蛮妃莅临兵部,指导南下计划部署。”

蛮妃微笑点头:“辛尚书客气了,指导不敢,我全力配合你就是。”

眼见南下大计已经定下,众臣依然处于懵懂状态,左丞相文天祥扫视众臣一眼,众臣神情不一。

有不甘心的,如水陆系将领;有窃喜的,如投靠蛮妃的门阀;也有无所谓的,如科研院、医学院等人;还有微闭双眼打瞌睡的,如萧让假扮的诸葛亮。

文天祥暗自摇头:哎,这滥竽充数的西贝货就是指望不上,同时也暗下决心,等回重庆一定要好好和真的诸葛亮聊聊,如此贤臣可不能就这么软禁着,得劝说他归降,让他在渝国发光发热。

嗯,如果诸葛亮拒不投降,那就让刘禅去劝降,同时威胁诸葛亮,要么刘禅死,要么他降,看他到时怎么选择。

对于皇甫冲突然定下的南下计划,文天祥一开始也觉得有些不靠谱,但现在仔细想想,对比北伐和东出计划,南下计划至少有三大优势:

一是量体裁衣,避免以卵击石。北伐有秦国,东出有西楚霸王,渝国刚刚全据巴蜀,国力薄弱,对阵这两个强国必然又是一番苦战,不利于渝国发展,而南下用蛮兵欺负散乱的部落,既有利于休养生息,还能扩大地盘,一举两得。

二是平衡派系,维护国内稳定。作为左丞相,文天祥自然知道这几日朝臣的动向,对水陆两系将领的暗中较劲也是略有了解。渝国当前正是用武之时,未来水陆两系的坐大不可避免,皇甫冲的这一手南下,又将属于他后宫嫡系的南蛮系扶植起来,有助于平衡朝堂势力,维护稳定。

三是打破封闭,开拓生存空间。相比其他朝臣,文天祥是去过南海的,知道海洋的广袤,渝国封闭在西南内陆一隅,发展局限确实太大,如果能南向打通海洋,不管是通商还是开拓海外地盘,都大有作为,未来势必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想明白这三点,文天祥心底不由得对皇甫冲大声称赞:妙,这一招南下之策一举多得,实在妙极。

同时文天祥又感到汗颜,自己身为左丞相,提不出这样的方案实在愧对皇甫冲的信任,心念电转后,文天祥向皇甫冲拱手朗声道:

“皇上圣明,这南下之策因地制宜,确是良策。为了更好地执行南下之策,微臣觉得更应该做好后方的稳定工作,为此微臣有几点浅见呈上。”

哦,皇甫冲闻言来了兴致,抬手道:“文卿请讲。”

文天祥清清嗓子,侃侃而谈:

“目前我渝国周边国家有三,北面的秦国实力最强,且对我巴蜀沃野也有觊觎的野心,因而秦国对我渝国威胁最大。

其次是东面的西楚,但两国仅是领土接壤,尚无利益冲突,且西楚周边强国不少,自保尚且乏力,暂无对我渝国动武的可能。

西边高原的吐蕃还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还处于内部整合中,渝国和他们的领土也没有实质接壤,暂时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威胁。

因此,我渝国对于西楚和吐蕃可以派出使节和商贸队伍,建交和通商即可,以蜀地丝绸、锦缎、茶叶等特产与两国开展贸易,想来问题不大。

我渝国当前的对外关系重点是秦国,为了安抚和防范秦国,微臣建议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同样向秦国派出使节和商贸队伍,和秦国建交通商。但对秦的贸易不以赚钱为目标,甚至可以让利给秦国,让他们尝到甜头,以贸易手段稳住秦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