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2章 《酒德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荀子·赋》全篇都在宣扬儒家思想,孔汲是越看越兴奋,他觉得郑骀很可能是儒家学说的忠实拥护者。

儒家学说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太受列国诸侯重视,当年孔子只在周礼的保护者和实施者鲁国受到过重用,然而最终孔子还是因与鲁君及鲁国卿大夫政见不同而黯然离去。孔子曾辗转于齐、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国,均未得重用。

孔汲在鲁、宋、卫三国皆未得到重用,此时他似乎看到了施展抱负,弘扬儒学的希望。

此时孔汲已经将大赋抛之脑后,他更想知道的是郑骀还有没有其他儒学着作。

郑骀知道他单独见孔汲必然会引起范季的怀疑,他估摸着驷迅应该快到了,于是对兴奋不已的孔汲说到:“子思子,寡人大权旁落,受制于人,此时不便言他。”

孔汲自幼便聪慧过人,《孔丛子·记问第五》载: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汲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汲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孔汲一瞬间便明白了郑骀的意思,当即将帛书藏于中衣内。

端坐于一旁的孔求一直眼观鼻,鼻观心,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疑惑,因为他也明白了郑骀的意思。

郑骀之所以敢在和孔汲第一次见面的情况下说出那样的话,是因为“正名”是儒家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同时儒家还注重忠、义等品质。

当年孔子为鲁司寇之时,便辅佐鲁定公削弱三桓,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还是足以反应出儒家“正名”的政治主张。

鲁定公十二年,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是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将不堕。”

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郑骀随即提笔在竹简上写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郑骀写罢便让莲儿将竹简送到了孔汲手中。孔汲刚开始阅读竹简内容,范季便进门向郑骀通禀到:“启禀君上,当国驷迅求见。”

郑骀闻言挑眉说到:“宣。”

驷迅进殿与郑骀、孔汲、孔求互礼过后,郑骀便高兴的对驷迅说到:“当国来的正是时候,寡人新作一赋,当国观之如何。”

“臣之幸也。”驷迅恭敬的说到。

孔汲闻言微笑着对驷迅拱手说到:“驷子稍待,汲尚未阅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