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2-5 敌在国会山(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自始至终,赵维的脑海里一直都没放弃钢炮的想法,哪怕自己用压铸工艺提升了十倍的铸炮速度,他还是觉得不够,甚至都在想过用压铸工艺解决钢水流动性差的问题,但是这个想法也就一闪而过,被他自己就给毙掉了。且不说这种方式后世的工程师们研究过很多,都没觉得有什么成本和品质上的优势,单就熔铸温度一项就是无解的!青铜可以被压铸,因为青铜的熔点比铸铁低,也就是说,铸模材料的熔点和高温强度一定要高于被熔铸的金属,这可是宋朝,上哪儿去找熔点比钢还要高的材料?陶瓷太脆,石墨高温下太活泼,钨和铂太少太难炼(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压铸工艺常见于铝和铜的铸造,极少用于铸铁的铸造)。

现在,五公斤青铜炮已经完全没什么问题了,连压铸工艺都用上了,赵维就在想如何将钢炮的生产工艺落实了,那么要解决钢炮的问题,首先就是钢铁材料成型,只能铸成实心钢棒然后钻孔。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首先要有足够大的深孔钻钻头,这个就要求用刃具钢了,其次,钻削加工需要动力,机械动力!

要把一根钢棒纵向钻空,那需要的能量是很多的,靠人力或者畜力,那不知道要钻几百年!这时候,赵维想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设备——蒸汽机。可要从蒸汽机开始一路搞下来,涉及到的学科、要做的测试和验证就海了去了,那么花的钱也一样海了去了!科技水平怎么来的?就是靠大把大把地扔银子扔出来的!

当赵维将蒸汽机的草图画出来和秦九韶、公孙诲两人商量的时候,两人除了赞叹这机器构思巧妙之外,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钱!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新项目都要钱,可是户部支出给天机院的钱本是编撰《三谈集注》的,赵维挪用来试验火炮,算是先斩后奏,最后新火炮得到朝野上下一致赞赏,也就没人说赵维挪用资金的事了,在官家的许可下,户部另行补充了一笔钱,此事也没什么。

但是有句话叫“下不为例”,挪用公款是犯法的,赵维不可能再挪用编撰书籍的钱来开发蒸汽机,要想把项目进行下去,必须向朝廷说明情况。

按照以往的经验,赵昀总是能对赵维有求必应,如今天机院风头正盛的气势,赵维写了一份奏疏,会合天机院机械设计组的预算表,在朝会上请求朝廷拨付资金进行蒸汽机和新式炼钢炉(平炉、转炉)的研究和开发。

可是,蒸汽机和炼钢炉这两个项目实在大了些,尤其是新概念的炼钢炉,天机院怎么算至少都要15万贯的经费才能启动,这种基础工业项目跟“短平快”的武器装备不一样,15万贯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可是一旦在这些项目上取得突破,那么更加厉害的武器自然就不在话下。用一个比喻来说,基础工业技术是内功,具体的工业产品是招式,内功扎实了、内力深厚了,练什么武功都不在话下,内力不够,情况又紧急的话,恶补招式也能对付一时,可度过难关之后,勤修内功依然是王道。就像共和国的海军一样,建国初期,工业基础差、武器装备差、军费严重不足,通过“空潜快”的组合,近海区域还是能唬人的,可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基础工业雄厚了,军费充足了,“空潜快”就过时了,海军要向蓝水发展,航母、大驱终究还是王道!

所以,赵维不是没考虑过因陋就简的速成系武器装备,比如手雷、火箭筒,可这些武器的使用方式与现行军队体系格格不入,要发挥战斗力需要对军队的日常训练作出很大的改动。大宋也不缺钱,宋蒙双方又处于休战状态,实在没必要贪这么一点方便,更要命的是,大宋自始至终面对的3个北方游牧民族——辽、金、蒙,与汉唐时期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等大不一样,以前的游牧民族连铁器都要从中原购买,打个仗连箭矢都凑不够,自然没法同中原王朝对抗,可是辽、金和蒙古的钢铁工业不必中原王朝差哪儿去。

仿制能力取决于工业技术水平,速成系武器结构和简单,大宋能速成,蒙古一样可以造!只要战场上被他们缴获一个手雷,他们就能照葫芦画瓢地复制出成千上万(就如同AK系列总产量过亿,但只有不到10%才是苏联原厂出品,山寨货的可靠性还差不了多少),要想造出蒙古人仿制不出来的武器,就必须是基于更先进的基础工业技术设计的东西。

赵维无论如何没有料到,自己请求的科研经费招致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对,户部尚书杜威第一个站出来说:“太子殿下,并非臣刻意阻挠,今年的财税预算半年多以前就已经确定了,造这么一台蒸汽机还有炼钢炉耗资如此巨大,国库实在拿不出钱呐!”

赵维说:“杜尚书,小王明白15万贯银钱不是小数目,贸然增加银钱拨付确实有些欠妥,但是每年户部都会计划有一百万贯的备用用度,天机院只是要求得到其中的七分之一,这还没到年末,难道备用的银钱就已经告罄,国库连15万贯都拿不出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