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47章 九州之旅(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气功又称炁功,是一种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以极限腹式呼吸为基础的五脏六腑锻炼法,能显着增强心肺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使人平心静气。极限腹式呼吸方法如下:微张嘴巴向外均匀缓慢地吐气,同时让肚皮向背后收到极限,最后提肛保持至少3秒,闭上嘴巴放松自然吸气,让肚子胀出到极限,保持至少3秒,再次张嘴吐气循环往复,每次100次,同时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肚皮的吸与鼓的感受上。长期坚持受益无穷。气者,呼吸也,功者,从工,从力,费时费力的方法也。

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应当指出:三调是否合一是气功修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主要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的操作内容也由三调构成,但三者各自独立,不要求合成一体。

气功,据文献考证,最早见于金代《景明宗志》。从中医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一种集身体调节、呼吸调节和心脏调节于一体的心身运动技能。

随着科学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科学的相关知识来理解气功,这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气功本质的理解。

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来看,气功运动是一种行为疗法,它学习和训练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行为,并最终以条件反射的形式修复。

从气功的心理生理过程来看,气功可以定义为一种以自我暗示为核心手段,促进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我调节机制调节心身平衡,达到健身和治疗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气功发源于华夏。气功在华夏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着《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着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